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内部,漫长的箱梁里,一片漆黑,似乎一眼望不到头。来自宁波交工养护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及主线治超站小修保养工程项目部技术部负责人邬丹峰,拿着手电筒,蹲着身体,弯着腰,一点点的向前匍匐前进。
道路桥梁必须时常保养,才能安全健康。技术员就是给桥梁看病的医生,并且是全科医生。在检测中,他们必须能够准确诊断出桥梁病状,开出合适的“处方”,保证桥梁安全通畅。
安全帽、反光工作服、工作包、手电筒、相机……这是邬丹峰每天出门干活时必不可少的装备。8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杭州湾大桥,与邬丹峰及他的搭档技术员何徐峰一同钻进黑暗的箱梁,体验了一把桥梁技术员的工作。
大桥每2公里有一个检修口,通过检修口可以到达进入箱梁的平台,因为杭州湾大桥的引桥为30m、50m和70m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而最小的30米箱梁内部一般只有1.1米高,端口高度更低,检测的时候只有“猫”着腰、驼着背,一点一点向前挪,才能在内部检测,何徐峰告诉记者,第一次检测完30米箱梁以后,半天腰都直不起来。这样的箱梁在杭州湾大桥有218片,长达6.54公里。
箱梁内检修作业虽然没有日晒雨淋,但是内部也是闷热难耐,记者边走边看,不到5分钟,汗水便浸透了衣衫。“因为箱梁几乎封闭,这里每天就像一个温度不断升高的蒸笼,到了下午,箱体内的温度能达到50℃,就像一个桑拿房。”邬丹峰说,“难受的还有箱梁里面的空气,灰尘非常的大,虽然有通风口但是效果不太理想,每天最舒服的就是检查到箱梁两联之间的伸缩缝位置,起码有一个通风的环境。”
“我们主要检查桥梁箱梁内部的混凝土,如果有损坏,必须一一记录,并对构件进行标注,方便下次查的时候进行对比,如裂缝有没有增大,锈蚀有没有扩大等,然后对此进行分析,而这些都是桥梁结构安全的重要数据。”邬丹峰告诉记者,杭州湾大桥长达36公里,共有1321个箱梁,每个月都需要进行一次全程巡检。
每次检查,技术员们至少需要在梁箱内行走2公里,在黑暗的箱梁内行走、检查,到了梁体连接处再从检修口看一下桥墩,再根据工作计划安排看是否需要进行下一个区段的检查。虽然每次检查作业的区段不长,但是2公里的路程,他们至少需要在箱梁内部待上4个小时。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