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以来,永春县紧扣上级水利精神,加大水利项目策划生成,把握机遇、敢于担责、积极进取,较好完成水利投资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 8.55 亿,占年度投资计划的 100.58% 。 2012 年以来,永春县水利局连续 6 年在全市水利工作责任目标考核评比第一名,连续 5 年在泉州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位列优秀等次,连续 6 年在永春县政府单位绩效考评获得优秀档次。近日召开的全省水利工作视频会上,永春县作为项目推进先进单位作了典型发言。
一、上位规划保项目落地。 一是统筹好产业发展。 策划生成项目时,充分考虑乡镇、村的积极性,主动征求乡镇、村的意见,做好与乡镇、村总体规划的衔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小流域治理、乡村旅游,使项目更贴近农村实际,充实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好地调动镇、村积极性,为项目的落地生根提供有力的保障,服务全县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大局。 二是统筹好部门资源。 树立一盘棋思想,结合全城植绿、全境美丽、全域旅游,强化运作,统一规划,多部门、多渠道捆绑整合项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系统治理,做大治水项目盘子,全面启动、全线铺开、全力推进,整县统筹推进。 三是完善制度管好水。 加强河道保洁动态管理,建立河道管护制度,建立健全工程后续运行管护机制,巩固提升治理成效。综合治水试验 “ 一年有成果、两年出成效、三年创典型 ” ,基本实现 “ 水系畅通、水体清洁、水质优良、水景美丽、供水保障、防洪安全、机制灵活、管养到位 ” 的目标,打造全县域综合治水新样板。
二、创新理念推项目建设。 一是立足“五全”,创新治水思路。 全县域覆盖、全水系铺开、全方位施治、全过程监管、全民性参与,以水系为纽带,以河道蓝线为基础,对桃溪、湖洋溪、一都溪、坑仔口溪、岵山溪等水系上下游、左右岸展开,延伸到河塘、湖库、沟渠等田间地头的“毛细血管”,把治水工作贯穿到每条水系、流域、河道、干流和支流,全流域联动治理,努力实现河流到哪里,水美风景线就延伸到哪里。 同时,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和力量广泛参与治水,推进政府、社会、民众协同治水。 二是六水共治”,打造生态样板。 环保先行治污水、河道整治防洪水、水土保持涵养水、生态修复净化水、文化塑造美化水、节水优先高效水, 加强生活污水处理,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和 71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 80个农村生活污水第三方运行管理;完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完成 115个村庄的生活垃圾常态化治理;加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 7个;开展河道清淤清障,完成全县 15条河道 80公里河道清淤清障;加快河道防洪治理,完成湖洋镇东溪仔、桃城镇德风溪、锦斗镇、东关镇等 16个河道治理项目。 三是树立“新原则”,打好整治攻坚战。 围绕治水理念和工作要求,针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负面做法清单,提出 “6 个避免 ” 治理原则:避免单打独斗、避免大拆大建、避免人工破坏、避免设计施工脱节、避免面子工程、避免监管脱节。注重柔性治水,突出河流保护,保留河道原生态,借助自然修复力量,多采用修补、整理手法;树立自然生态理念,减少人工痕迹。按故道治河,维护河流天然形态,保留天然河畔沙洲,为河流保护留出缓冲空间,不与河争地。
三、强化措施促项目推进。 一是高位推动聚合力。 成立永春县 “ 综合治水 ” 、 “ 马跳水库枢纽工程 ” 等重点建设项目 领导小组,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强化各部门、乡镇的资金和资源的整合,有力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二是明确目标抓进度。 梳理印发《永春县 201 8 年水利建设与管理项目清单》及《永春县 201 8 年水利项目建设与管理问题清单》,并 逐个 函告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水利工作站,有力地督促滞后水利项目的进展。 三是强化督查抓落实。 依托县河长办、治水办,协调县督查室、效能办,结合河长制巡河抓项目督查促进度。坚持 “ 每月一督查 ” 制度,根据下达的任务清单和期限,对照年度计划目标进行跟踪督查,实行 “ 每周一检查、每半月一通报 ” 。同时,制定年度考核方案,按照 “ 统一标准,公平公正 ” 的原则,将单位、乡镇的项目建设情况纳入年底绩效考核。(永春县水利局)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