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基故事:我想花更多的时间在和患者沟通上

 

  提到潘建基的学术成就,业内人士大都知晓。但提起他的个人事迹,很多人却知之甚少。“埋头做学问,低调做人”就是他给身边的人最深刻的印象。

 

  “创业”提升省内放疗水平

 

  1982年,潘建基从福建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从事放射治疗工作。潘建基坦言,当初接手这一工作时,他一度一头雾水。

  “当时,我国的放疗技术大大滞后于国际水平,福建放疗水平在当时又是处于全国的中下水平,甚至于我的本科学习就没有放疗这门课程。”潘建基回忆。

  他记得当时计算机还没有得到普及发展,放疗时无法精准定位,为了杀灭癌细胞,医生不得不扩大放疗的区域。当时只能用品红在鼻咽癌患者的脸部两侧,根据医生经验,画出鼻咽部对应的解剖区域位置,以及在患者眼部、脑部等需保护的区域。“这就和古代的犯人在脸上刺字一样,当时很多患者入院来接受放疗期间都不敢走出去。”潘建基说,“因此,虽然当时不少鼻咽癌患者被治愈了,但同时也深受治疗毒副作用的影响,生活质量低下。”

  为了具备更高的医学素养,1987年,潘建基踏上了法国求学和工作之路。1994年,他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放弃了在法国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举家回国。此后,他在省肿瘤医院长期从事临床肿瘤放射治疗学专业工作,并于2000年正式接手放疗科,成为科室主任。

  潘建基将国外所见所学应用到工作中,利用现代影像、现代放疗技术、联合化疗、基因治疗、热疗等手段,积极开展综合治疗,使肿瘤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

  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2003年成为全省肿瘤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挂靠单位,多项新技术临床应用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行列,带领福建的放疗技术水平从中下水平提升到全国先进。

 

 

  创新才能让医学走在最前沿

 

  潘建基醉心医学,更关注医学创新。

  回国后,他在国际上首先创立了腔内+经颌下咽旁间隙插植内后装放疗技术。

  “当时,国内多采用二维常规体外放疗,对于鼻咽癌部分靶区照射不到或剂量不足。而法国近距离放疗技术成熟,可法国鼻咽癌患者很少,近距离放疗技术多用于口腔和口咽部肿瘤治疗。于是,我想那为何不把两者相结合呢?”潘建基说。

  他吸取法国的经验,兵行险着,创立了在二维影像引导下的近距离插植技术,经颌下从口咽旁进入鼻咽咽旁间隙。最终,这一方法成功了,插植针避开了鼻咽部的大血管,准确直达咽旁病灶处。这大大提高了放疗的准确度。既提高了疗效,又减少了治疗的毒副作用。

  他还主持制定了新的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和研究(该研究成果已被国际抗癌联盟第8版恶性肿瘤分期完全采纳),为促进鼻咽癌的中国和全球分期统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现在,潘建基把目光集中在了最新的肿瘤免疫疗法上。

  “放疗就可以去除肿瘤细胞的伪装,促进肿瘤抗原释放,调动身体自身免疫功能,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如果能把免疫疗法和放射疗法结合起来,不仅能达到协同杀灭肿瘤的效应,还能大大减少放疗的剂量,减少放疗副作用。也就是说可达到1+1>2的功效。”潘建基提到新疗法时有着兴奋和强烈的兴趣。

  “我现在的精力很大一部分就用于此,希望能通过探索该方法,去挽救那些常规治疗手段治不好的病人。”

 

  再难也要把人文精神融入治疗中

 

  技术是给业内人士看的,但“细致、耐心”等口碑是患者给予的。无论门诊量多大,潘建基至少会给每个病人15分钟的就诊时间。“这比起国外半小时的标准还是少了很多。”潘建基感慨。

  “医生应把责任心放在首位,此外,同情心和同理心同样重要。”潘建基说,他更愿意花时间在与病人的沟通上,“特别是肿瘤病人,信心的建立和治疗同等重要,如果病人丧失了信心,那么免疫力会大大降低,且依从性差,大大影响疗效。”

 

 

  潘建基擅长用一些图绘和比喻来打消患者的疑虑。“很多患者来我这时,都是天就要塌下来了的心情,似乎今天不立刻开始治疗,明天肿瘤就要转移了。”潘建基说,我经常举例说抗肿瘤就像打战,没有战前充分的准备,没有物资保障,就匆忙上阵是不可能打赢的。医生、病人和家属都要做好准备,才能打胜仗。肿瘤是个慢性病,要查明每个暗堡,避免遗漏,一一拔除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我也曾呼吁我们的医生应该从繁忙的日常医疗事务中,尤其是繁琐的文档工作中解放出来,花更多时间与患者沟通,但是在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和形势下确实还有一定的难度。”潘建基坦言。

 

 

  有困难找潘教授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了潘建基工作之外的另一面。“工作上严格要求,学术上最讨厌造假。但生活上随性谦和,不摆架子,对自己的吃穿都不太讲究。”跟了潘建基工作了20多年的“徒弟”,头颈肿瘤放疗科主任医师邱素芳说。

  有困难找潘教授,已经成了科室成员的共识。邱素芳还记得科室里曾有同事突发脑出血,潘教授二话不说,在最短的时间内请专家来会诊。

  同事生病、生二娃,遇到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要让潘建基知道了,他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帮忙联系解决。“从不打压别人,哪怕只是他的研究生,只要技术过关,他也会很认真地给出他认为最好的就业指导、推荐。”邱素芳说。

  对家人,潘建基也是尽心尽力,家里有人生病,他都细心照料,为此,他还曾放弃了参加中华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一职竞选。

  潘建基常年资助困难儿童上学,但他总是很低调,自己从来不说,同事们也是很多年后才偶然得知。潘建基的为人与他做学问的态度并无二致:不夸张,不宣传,默默做好自己的事,用行动证明一切。

 

 

  来源:福建卫生报

2018-11-19 10:15:44         来源:海峡风     编辑: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视听节目制作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出版机构 闽ICP备160236913号-1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