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惠民殡改落地生根

  近日,笔者走进云霄县殡仪服务中心采访,只见这里7间悼念厅一字排开,室内白花装点、宽敞整洁。灵堂内,不闻锣鼓喧天、不见烧纸燃炮、不摆三牲五礼,丧属们在此获享文明悼念、节约办丧等服务,目送逝者走完体面的人生“最后一公里”。

  大街小巷搭建灵堂、四五桌三牲祭品、大排长龙的出殡队伍,丧葬乱象曾一度是云霄文明新风建设道路上的一块“路障牌”。

  为破除丧葬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实施殡葬改革惠民政策势在必行。

  自今年7月云霄县殡仪服务中心竣工投用起,在为群众提供高效服务、收费阳光,在全县“刮”起一股清新移风易俗风。

  殡葬改革,怎么“改”?“惠”在哪?

  “手续办理窗口集中在这里,吊唁厅就在旁边,守灵房、生活小超市等区域也在附近,有不了解的就咨询工作人员。”接待进门咨询的群众,县殡仪馆馆长吴晓红总是一遍遍耐心解说。县卫计、公安、民政等职能部门联合办公窗口位于建筑右手边。在这里,丧属只需提供村(社区)开具的《死亡证明》,便能直接办理《居民死亡殡葬证》;同时,经过殡仪服务中心和县财政局、农业银行沟通、协调,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后,殡葬、火化实行了一站式的缴费,45分钟内即可办结缴费等相关手续,极大方便群众。

  “以前家里有人亡故,丧属得拿着社区开具的《死亡证明》找乡卫生院、乡派出所,拿到了《居民死亡殡葬证》,又得跑殡仪馆、跑农行办证缴费,没有一两天成不了事。”看着眼前的联合办公窗口,忆起从前的耗时操心,群众感慨万分。

  前期工作、守灵工作、出殡仪式等环节的阳光收费标准公示上墙。集中治丧后,县殡仪服务中心在出殡仪式上以鲜花清茶替代出山桌,现代音响替代锣鼓队、大西乐队,标配礼宾、司仪全程服务,更免去了三轮车送花圈、聘人抬棺、清扫场地、宴请宾客所产生的额外费用。集中治丧打响惠民“算盘”,一场丧事动辄数十万元的旧历史不复存在。

  家庭养老是内显的,冷暖自知;而丧葬礼数是外向的,有目共睹。一部分人选择了“死的隆重”,葬礼上牲礼不能少、纸钱哪能缺、礼数不能改,却忽视了对家中老者生的关注。

  为了根治这股“重面子、丢孝心”的不良风,并不能仅仅只让群众看到殡改带来的实惠与便利,还要从旧思想、旧风俗入手,进一步挖根断源,加强宣传引导,制定管制措施,做到“柔性定规、硬性出拳”,才能让以殡葬改革为抓手的移风易俗、文明创建等活动真正落细落实,收获成效。

  云霄县为殡葬改革提供了“缓冲期”。殡改过渡期,允许丧属向所在乡镇殡葬改革领导小组报备后,在家举行“请水”等简易仪式。在规定的范围内,允许民间及宗教团体1名相关人员到殡仪服务中心参与主持出殡仪式。在公示阳光价费,明码标出惠民收费标准的同时,还为特困人员、低保、革命五老及重点优抚对象制定出相关优惠标准。此外,为方便丧属进行集中出殡,城关人民公园至颐圆殡仪服务中心开通了直达公交路线。

  柔性定规不代表可以失方圆、失法度,强化村(社区)跟踪督促、加强路面管控、制定一系列管理举措为这场移风易俗革命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凡在殡改区域内居民区、城区街道、村(社区)公共场所举办出殡活动的由所在乡镇配合公安、城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理。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集众闹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云陵、莆美两个殡葬改革试点乡镇,还专门成立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并成立社区(村)红白理事会,倡导党员干部带头签署承诺书。同时,通过发放倡议书、社区设点等形式,加强宣传发动,引导群众培养文明新风、摒弃陋习,逐步实现移风易俗常态化、民间习俗文明化,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王一雄 郭扬)

2018-12-06 11:19:41         来源:海峡风     编辑: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视听节目制作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出版机构 闽ICP备160236913号-1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