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森林生态银行”助推“两山”转化

 2018年12月3日,福建省顺昌县“森林生态银行”营业窗口正式对外试营业。双溪街道水南村村民夏六妹是“森林生态银行”第一位客户,她存入了一片面积9亩的杉木幼林,拿到了一本“森林生态银行存折”。

  “真想不到,每个月都有利润可以领!”实实在在的收益让夏六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根据协议条款,今后20年,她每月可从“森林生态银行”领到310元的预期利润。托管期满,根据山场林木价值并扣除管护成本,还能拿到木材销售收入的60%。“这是‘森林生态银行’的托管模式,主要针对老弱病残等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对其林地林木资源提供托管经营业务,一个轮伐期内每年按照林木资源评估价值的8.5%固定分利。”顺昌县林业局局长赖颖生介绍说。

  顺昌县,位于南平市,广袤的森林让这里的山水透露出浓浓绿意,现有林地250万亩,森林覆盖率79.76%,林木蓄积量1531万立方米,是中国唯一杉木之乡、竹子之乡和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县。为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探索自然资源变资产变资金的发展路径,基于顺昌林业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资源开发、产业服务支撑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顺昌县被确定为“生态银行”试点。

  “生态银行”不是金融机构、也非融资平台,而是一个由政府、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公司、村民及合作社、社会资本方等共同组成的运作体系,它借鉴商业银行“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的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山、水、农、林、湖、茶等自然资源进行管理、整合、转换、提升、开发、运营和保护。“点绿成金,关键在如何‘点’,‘森林生态银行’建设是关键一招。”顺昌县国有林场场长赵刚源说。

   

    资源变资产,按下加速键

  本世纪初,随着顺昌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完成,占全县林地面积76%的林地呈现碎片化、分散化状态,受规模、技术、资金、开发条件等要素制约,森林资源难以发挥效益,林农变现难、收益低,严重制约着林业可持续发展。针对集体林改分林到户后森林资源碎片化、分散化、单家独户经营缺技术、少资金等瓶颈问题,为促进林业长期收益兑现、分散资源规模开发,顺昌县于2018年开始在全国创新开展“森林生态银行”试点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以林业资源为主的管理、开发、运营平台,借鉴银行“分散式输入-集中式输出”模式,探索形成“五输入五输出”的试点模式:在前端,通过林权赎买、租赁、合作经营、托管、质押等五种方式,对碎片化、分散化的森林资源进行规模化收储、整合和优化。在后端,通过“森林生态银行”提供原材料基地、金融、重资产、生态、市场等五种服务,引入市场化资金和专业运营商,做好招商推介和开发经营,实现对林业资源的集约化经营开发,促进资源变资产变资本,将顺昌县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为打通“两山”转化“最后一公里”,2018年12月3日,顺昌县“森林生态银行”正式挂牌运营。由顺昌县政府提供3000万元资本金,依托顺昌县国有林场,成立顺昌森林生态运营中心,下设“两中心三公司”,即资产评估收储中心、数据信息管理中心、绿昌林木经营有限公司、绿昌托管有限公司和林业金融服务公司,由绿昌经营有限公司、绿昌托管有限公司和林业金融服务公司对资源进行收储、托管、经营和提升,由数据信息管理中心、资产评估中心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同时,在城区中心地段开辟750平方米的“森林生态银行”营业部,实行林权评估收储、抵押贷款、林权转让变更等手续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办理。

 

    无序变有序,踏上新台阶

  碎片化、分散式的状态,经营能力、水平的参差不齐,造成的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制约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脚步。针对每家每户的不同情况,为了尽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森林生态银行”根据林农从业意愿,推出四种林权流转方式:有共同经营意愿的,以林业资产作价入股,林农变股东,共享发展收益;无力管理森林但不愿共同经营的,可将林业资产委托管理;有闲置林地的,可将林地进行租赁,获取租金回报;希望转产的,可一次性卖出林权,获得转产启动资金。这四种流转方式还有多种结算模式,设身处地为林农着想,做到尽善尽美。目前,“森林生态银行”已导入林地林木面积6.26万亩,其中股份合作、林地租赁经营1.26万亩,赎买商品林5万亩,托管经营60亩,使用国开行资金4.2亿元;办理林权抵押贷款257笔2.256亿元,抵押林地面积88236亩。

  除了焕活林农手中的林权,“森林生态银行”还构建了多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助力顺昌林业发展。一是组建政策性担保公司。与南平市融桥担保公司合股成立“福建省顺昌县绿昌林业融资担保公司”,为“林业+”产业实体企业、个体林农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实现最高15倍放大倍数、基准利率放款,“生态银行”与商业银行按8:2承担风险,已办理担保业务257笔,发放贷款2.25亿元。二是创新打造融资项目。在南平市统筹下,谋划实施国内首个国家储备林精准提升工程PPP项目,获得国开行授信9.12亿元,有力加快了“森林生态银行”的集约人工林栽培、林权购买、现有林改培,有效助力“西坑森林旅游”等一批产业项目实施。三是推动顺昌县国有林场整体上市。2019年启动顺昌县国有林场上市工作,探索社会化融资的发展之路。目前已完成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券商的签约,开展进场调查,争取尽快完成企业改制工作,力争在3-5年上市。

 

    浅绿变深绿,展现高效益

  如何实施森林提质增效工程,加快推动“浅绿色”向“深绿色”转变?

  在种苗培育上,依托洋口省属国有林场与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科研合作,杉木高世代种苗培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领先其他省份和地区1-2代;在森林高品质抚育上,采取改主伐为择伐、改单层林为复层异龄林、改单一针叶林为针阔混交林、改一般用材林为特种乡土珍稀用材林等“四改”措施,优化林分结构,增加林木蓄积。经测算,年均亩产值可达一般杉木纯林的4倍以上。

  在产品研发上,成功策划并完成全省第一笔林业碳汇项目,首期15.55万吨碳汇量成交金额288.3万元;自主策划全省第一个竹林经碳汇项目3.4万亩,完成全国首单竹林碳汇交易6.9万吨,成交金额124.2万元,并成功突破扶贫碳汇方法学,进一步丰富林业创收模式。

  在市场拓展上,积极对接国际需求,实施森林双认证管理,24.8万亩林地、1.5万亩毛竹林纳入认证范围,每年为升升木业、盈昌竹木等龙头企业提供杉木4万立方以上、毛竹3万根以上,为规模加工企业产品出口欧美市场提供支持。

  针对林业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顺昌县林业局也主动出击,谋划出路。一是发展林下经济。以县国有林场为示范、林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营组织共同参与,突出发展林下种植竹荪、闽楠红豆杉绿化苗、木本花卉杜鹃、三叶青、乡土药材、铁皮石斛以及林下养蜂、养蛙等项目,通过项目带动林农致富、贫困户脱贫。二是采取森林资产“管理运营分离”模式,提升复合效益。全力推进西坑示范项目建设,营建杉木林、油茶、毛竹、林下中药、花卉苗木、森林康养等基地,建设木质栈道、森林小屋等旅游设施,为下一步开展商业运营打好基础。三是探索“社会化生态补偿”模式,用碳汇引导社会低碳行为习惯,创新开展单株林业碳汇项目建设,探索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实现林业碳汇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已着手搭建社会市场销售平台,通过市场化销售单株碳汇来引导大众低碳出行、消费。

  顺昌县通过持续深化拓展“生态银行”运作模式和理念,搭建起森林资源“青山”变“金山”桥梁,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缺失、林业资源闲置、林业经营效益低下、营林模式单一等问题,通过集中连片打包,平台运作,使森林资源能够有效开发,实现了生态产业化,落实了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夯实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海峡农业杂志社 方华 )

2020-05-22 09:59:28         来源:海峡风     编辑: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视听节目制作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出版机构 闽ICP备160236913号-1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