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高质量绿色发展路

南平特色很明显,生态资源富集。如何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子,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南平率先推出了“三大创新”:生态银行建设从最花力气的市场化平台入手,解决资源集约利用的问题,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武夷品牌建设从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入手,解决以品牌赋能变现生态溢价实现优质优价的问题;水美经济建设从最宝贵的水资源入手,解决培育新经济激发新动能的问题。

  从多点突破再到系统集成,南平还在全国率先推出绿色发展评价体系,让绿色发展有了“指挥棒”;结合当地资源禀赋确定了七大绿色产业,让绿色发展有项目支撑。这些制度建设相辅相成,既把青山绿水守得更好,确保其公共性,又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作为我省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试验田”,南平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培育加快绿色发展新动能和开辟实现绿色惠民新路径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很有意义。(记者 赵锦飞)

相关链接>>>

  武夷品牌

  2017年,南平确立“武夷品牌”发展战略,把生态资源优势与武夷山“双世遗”品牌优势有机结合。2018年7月,在全省率先推出“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近年来,南平在“武夷品牌”建设上探索“1+N”母子品牌运作模式,建立健全“武夷山水”品控体系,在北京、上海、深圳成功举办宣介活动,“武夷山水”品牌连续两年在中国区域品牌联盟评选中位列前三。

  生态银行

  2017年,南平在全国首创“生态银行”模式,搭建生态资源资产运营管理平台。目前,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探索一批运作模式,国家自然资源部赋予南平4项相关试点政策,并将顺昌“森林生态银行”列为首批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10个典型案例之一。

  水美经济

  2017年7月,南平首批水美城市项目动工,将水流域治理与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城市经营、全域旅游、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结合起来,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补齐城乡建设短板,又源源不断策划生成项目、形成长期持续有效投资拉动,还通过创新“商、居、文、体、游”一体的水岸经济模式,打造新业态新模式。水利部以南平为样板编制了《水美城市建设规划导则》,为全国推广制定标准,并将水美乡村建设列入水利部2020年工作要点。

  七大绿色产业

  2017年,南平从选准与绿水青山相得益彰的产业入手,梳理确定重点发展培育的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七大产业。梳理茶、笋竹、氟新材料等14条重点产业链整链培育,加快372个绿色产业重点支撑项目建设,打造肉鸡饲养加工、氟新材料等产值超百亿产业集群,去年全市绿色产业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4.5%。

  (福建日报 记者 赵锦飞 郑雨萱 整理)

2020-07-27 14:17:21         来源:海峡风     编辑: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视听节目制作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出版机构 闽ICP备160236913号-1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