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籍籍无名到行业领跑,这个团队成长惊人,用5年时间,实现了穿透市场的技术深耕和应用落地。
2020年的市场困境花样迭出,无人机行业尤其遭市场冷遇,即便是明星光环加持的大疆也屡现裁员传闻,大小企业纷纷自危,烈火烹油的繁荣,似乎在一夜之间重回“冰川时代”,外界唱衰之声不断。柒零资本作为较早围绕硬科技领域深度布局的团队之一,对疫情之后的无人机行业发展十分关注。
为此,柒零资本《柒日谈》栏目专门采访了国内工业级无人机领域佼佼者因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CEO赵勇先生,以其团队深耕工业无人机行业多年的经验和对技术商业化的探索,一窥工业级无人机未来之路。在赵勇看来,如今无人机行业的市场落差实属正常,行业天花板一直都在,2020年外部环境的变化只是加速让更多人看清天花板的存在。
赵勇——因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高级工程师,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和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硕士,曾履职中航771研究所、中兴、安捷伦,从事无人化研究,带领组建了国内最早专注于工业级无人机的研究团队之一。
因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国际化无人机创新企业,专注于无人智能系统的自主研发及工业级无人机解决方案,目前业务已全面覆盖巡检、通信、军警、安防等多个领域,无人机、研发产品支持军、警、民三用,也是较早一批深入军工航天领域并完成技术积累的研发型企业,经历一次重大战略转型、技术革新和团队扩编之后,成长迅速,并连续在过去两年创千万级别利润,下一步直指科创板。
| 以技术底蕴探索商业模式
柒零资本:您是在西工大完成了学业和技术深造,也是在那里结识了您现在的团队。
赵勇:是的。我是个想法比较简单的人,生长在陕西,从小对军工兵器之类的东西比较感兴趣,而西工大在飞行器国防军工又比较擅长,综合考量之下就去了。课余时间会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计算机比赛、航模比赛,或者是水中兵器、水下航天器的测试,算是完成小时候的梦想吧。最重要的是,认识了一群志趣相投的伙伴,做事风格和性格底蕴都很相近,所以后来在一起做事目标一致,配合默契。
我一直觉得西安非常适合做技术研究,没有一线城市那么快的节奏,历史基调也比较厚重,再加上国防科技教育一直做得很好,所以整体科研环境非常好。
柒零资本:在职业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选择从零开始创业,就没有过犹豫或者担心吗?
赵勇:其实那个时候周围的朋友、同事包括领导都还挺不看好的。但我自己当时挺兴奋的,因为自己专业的原因,很早就开始涉及无人化领域尤其是无人机的研究,也一直在接触国内外的前沿技术,明显能感受国内无人机在技术上的局限性,就针对性的作了很多技术突破畅想。另外一方面,自己陆续经历过这么多优秀的企业,接触了许多优秀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场景化的前沿想法,但这些在单一岗位上很难有进一步实践和验证的机会,所以,最初得知这个项目,就非常想去尝试一下。在技术上给行业带来一些创新的东西,也能创造一家像安捷伦那样一个受业内尊敬客户信赖的中国科技企业。
| 果断转型华丽翻身,战略体系走向成熟
柒零资本:团队成立之后,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又是如何步入正轨的呢?
最开始也是什么都比较简陋,就在西工大附近的居民楼里租了一个小三居室开始日常办公,连牌子都没立,姑且算个工作室吧,几个人挤在一起摸索着琢磨飞行控制系统所能实现的商业化服务,渐渐接触到一些少量的订单。
当时,消费级无人机领域,以大疆为首的几个无人机巨头基本上把控了超过90%以上的市场,我们能接触到的订单十分有限,到2016年民用无人机尤其是消费级无人机已经是一片红海。这档口成立的因诺无论是从团队经营还是业务推动都异常艰难。那段时间压力非常大,后来跟团队成员做了很多次深度复盘,又花了大量时间去摸需求,去跑市场。
当时唯一的突破口就是做工业化无人机和场景化解决方案,做战略转型调整。我们第一个尝试的业务板块就是巡检。
我国目前拥有20万公里的油气管道、160万公里的电力线路、13000万千万总装机量的光伏、50000台以上的风电风机、3094万公顷的森林以及仅主流就近4万公里的河流。目前大部分仍采用人工巡检,成本高危险性大,且存在部分隐患无法定位、数据难以数字化和重复利用挖掘、应急情况下难以检测等跟多问题。
这种重复性和低技术附加度的人力工作就是典型需求的机器替代场景,预计到2020年仅国内市场规模就在百亿元级别,对智能化巡检业务的切实需求将该类业务的市场总量抬升不仅仅一个数量级!
但现阶段的无人机巡检行业,大多数厂家仅限于数据采集,飞行平台本身也需要大量人员介入,获得的影像数据直接提供给甲方使用,不能直达甲方痛点,因此在成本不占优势并且数据不具有直观性的情况下导致行业发展缓慢。而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工业设施存在的缺陷和隐患,其精准的定位和问题描述才是关键数据,目前相关企业几乎不具有该能力。
基于此,因诺科技重点深耕布局,专门为石油、天然气、光伏、电力、水利等能源行业和军工领域单位及用户提供工业级空基检测设备及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而且,随着业务规模的逐年扩大,因诺科技已经完成了整个链路的整合开发,先一步进入了SMS系统时代,即类人(或与人协同)自主作业时代。无人机技术主要朝“云-管-端”无缝协同,场景自洽、多机协同,及完整的主动理解、主动管理、主动运行、主动自维护等方向发展。
例如石油管道领域,因诺整合了对于各个行业具有30年以上经验的市场人员,提供市场的信息,在石油化工领域,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延长石油均合作有应用示范点,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已经成为能源化工行业最重要的巡检服务和设备提供商。
柒零资本:因诺科技战略转型后的这几年,的确发展非常快。但是工业无人机也渐入红海,因诺科技靠什么应对这种趋势呢?
赵勇:工业级无人机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精准的数据采集和基于此数据的价值分析。工业级无人机的本质就在于提高企业和单位的工作效率,既然要场景化作业,就要求无人机本身的性能比如避障功能、对环境感知能力等必须非常高。所以,这个领域其实是拥有很高的技术壁垒,中国现在能够满足要求的技术团队并不算多,而因诺就是其中之一。
因诺核心创始团队就汇集了西工大、西交大、清华、卡梅隆大学等飞控、鱼雷、导弹、图像处理等多个军工武器细分领域的高端人才(到目前已经拥有博士14人、硕士30人),技术优势十分明显,而且团队互补性非常高。所以深耕工业无人机的同时,我们也在建立起全覆盖的产品线,已经慢慢从单一领域的佼佼者成长成为一个“全能型”的科技公司。目前我们的业务涉及军工、能源、消防、警用、环保、水利、应急等代表性行业,产品包括Smart machine系统(空基机器人与地面机器人,以下简称SMS)、多场景AI算法服务、核心电子设备和机械成套装备等。
就拿因诺深耕这么多年的巡检行业来说。在能源智能巡检行业,因诺是唯一拥有完整生态链的企业。在前端,因诺自研飞控算法,能够生产制造工业级的巡检无人机。在后端,因诺开发的快速拼图软件,速度比主流测绘软件更快,更贴合石油天然气行业用户使用习惯,客户粘性大。在人工智能识别异常目标的领域,因诺已经把人工智能算法集成在软件系统,并在石油天然气客户中铺开使用,智能识别异常目标。以行业的平均水准来衡量,综合各子行业,使用工业级无人机进行巡检的效率较人工提升5-10倍,效率高、成本低、精度高、省人工、安全系数高。在无人机硬件开发领域、计算机视觉软件领域、人工智能识别领域,因诺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开发能力。
因诺目前有提供产品及提供服务两种业务形态,主要对接客户为军工、能源及水利行业。
公司提供的产品包括但不仅限于准定型设备、控制与视觉模组,无人飞行平台,后处理软件系统等。提供服务则为从前端多类别无人机飞行平台、到AI智能处理软件(智能识别与重建)、到云服务器的一整套“端管云”闭环技术服务。
柒零资本:带团队跟做科研,对您来说哪个挑战更大?
赵勇:其实挑战都挺大,只是难的点不一样。搞研发需要耐得住寂寞,心无旁骛,是完全沉浸式的。管理的话就刚好相反,得关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业务甚至每一个人。没问题的时候得去找问题,有问题的时候得去想办法,而且你还不能坐在那儿想,得走出去,各部门转转、业务线上转转、每个项目都转转,所以我一年在公司里走的步子是最多的。
团队管理和项目开发不一样,对人性和能力的管理,比单纯的技术钻研要更讲究方法。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方法南辕北辙。因诺科技初创时期,团队比较小,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对一面对面去解决,也不会涉及到管理。但是随着业务规模越来越大,团队人数越来越多,就需要管理者站在一个较高的维度去把空调度,首要的就是建立架构体系。
2016年战略转型之后,显然找到了正确的市场定位,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团队规模肉眼可见的扩大,自身角色也在快速转变,作为团队领导者思维模式也必须转变。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慢慢把所有制度都建立起来,现在我们的团队也有100多人了,日常运行已经顺畅有序了。
我们是以技术起家,所以技术性人员占比一直都很高,这一点是我们发展前期的优势,但是正常化运营之后就是问题了。技术底蕴比较深,跟无人机相关的各个技术点都有储备,能够快速地为某一个定制化的场景做深度的方案落地,但技术用力过度,会容易在战略上跑偏。近几年也在平衡各大业务板块的人员配比,团队也是在往多元化发展,技术占比从90%到现在60%左右,市场、项目、产品、运营等支持部门人员都在补充。
柒零资本:接下来会有什么新产品或者“黑科技”面世吗?
赵勇:目前公司主力产品除了多类别的无人机(市场上的无人机技术其实已经达到壁垒),还有AI及智能算法所实现的后处理软件,比如三维重建大场景拼接的N-SwiftMapper图像快速拼接系统;可以智能识别光伏故障、自动定位故障位置的光伏巡检智能分析系统;以及可以是实现真正无人化作业的N-SMARTSTONE灵石无人机场巡检系统。
无人机场目前已经完成部分客户的设备安装和调试,不久就能规模化出货了;N-SwiftMapper加强版已经上线,很快就能正式各大软件应用市场商用了。
| 守住技术阵地和发展初心,持续地追求卓越
柒零资本:因诺科技在5G领域的布局已经开始了,接下来会有什么进一步的计划吗?
赵勇:5G它在消费上面能带来新的消费模式的变化和增长,我们也在摸索5G领域的无人机服务和方案。早前跟华为、移动、中兴都做过联合测试,用5G去承载我们的无人机服务和数据处理,而且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技术上的成果,现在团队正在加紧研发,把这些成果落实到实际应用和产品中去,也正在创新一些新方向上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其实早在2017年,我们就开始改造升级自研军工级技术体系,围绕“端-管-云”进行技术创新,打造行业唯一端到端的工业级空中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和平台,构建了国内唯一的工业巡检航拍大数据AI处理平台。这也是业内唯一具备向友商进行技术能力开放的平台。借此充分的准备,因诺科技快速成为5G应用的代表性企业,实现服务与数据处理双盈的新商业模式。
柒零资本:目前公司运营情况如何,何时考虑上市呢?
赵勇:2019年我们的净利润已经是千万级别。目前正在积极蓄力,计划用五年时间备战,进一步打磨产品,再把业务体系和市场这一块做扎实,逐步将自身打造成上百亿市值的工业无人机和人工智能公司,成为这个领域名副其实的实力领军者。
资本市场我们也在稳步推进,而且目前反馈还是不错的。2015年6月完成天使轮融资,同年 12月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2016年12月完成数千万级A轮融资;2019年6月完成千万元A+轮融资;2020年4月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接下来也会有进一步的融资计划,具体实施还是要看我们业务发展状况,但按照当下发展趋势,登录科创板这一天不会太远。
经过五年打磨,因诺科技已经初步在石油、新能源、军队三个利润较丰厚的市场站稳了脚跟,这个国内第一家运用“军用技术、民用成本”打造的可规模化复制的公司,正在逐步扩宽自己的技术边界和行业视野,也一直在坚持用前沿技术为客户创造价值,一路行来所践行的正如其核心理念所表达的那样:让未来,现在就来。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