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步迈上小康路 ——莆田多措并举打赢脱贫攻坚战

前言

一条条宽阔的村道,打通脱贫“脉络”;一个个产业基地,拓宽致富渠道;一栋栋新农村房屋,让贫困户绽放笑颜……如今,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莆阳大地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合力脱贫攻坚,聚力致富奔小康。截至2019年底,全市脱贫并享受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8972户28330人,8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度、2019年度省对市精准脱贫成效考评,我市均居全省前三名。

这不仅仅是一连串的数字,也是我市脱贫攻坚的一份成绩单,更是揭开我市贫困百姓生产生活的新篇章。

建立长效机制 开启“加速器”

十月丰收季,农民秋收忙。在我市广大农村,一个个产业项目迎来收获,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加速器”。

10月10日,市委书记刘建洋深入仙游县调研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位于大济镇西北部的汾阳村文旦柚扶贫产业基地里,柚子挂满枝头。刘建洋走进基地,详细了解文旦柚种植情况,询问柚子的收成、品质、销售等。在社硎乡田利村猕猴桃扶贫产业基地里,喷灌设备正自动运转,近30亩的猕猴桃今年有望丰收。刘建洋认真了解猕猴桃的品种、价格等,现场与村干部就新品种引进等探讨交流。

刘建洋强调,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要把产业扶贫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要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力巩固好脱贫成效。要结合“十四五”规划,深度谋划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金秋时节,佳讯频传。不久前,“庆丰收 迎小康”涵江区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庄边镇萍湖村热闹上演,近万名农民群众齐聚一堂,共庆丰收,共享喜悦。今年8月,“萍湖伴溪行 皆是无花果”扶贫助农公益直播活动在萍湖村开播,镇村干部、基地负责人纷纷走进直播间,与网友隔屏相见,花样“秀”萍湖的好产品,倾情宣传萍湖村的好山好水好果好故事。

近年来,市长李建辉多次带队深入萍湖村,指导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庄边镇持续调整充实力量,形成工作专班,与驻村第一书记、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村主干,每周定期召开办公会,积极对接帮扶企业,全力抓好各项工作。如今走进萍湖村,山黛水碧、入眼皆景、林茂果香,犹如“世外桃源”。

“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市通过发展产业、增设公益性岗位、扶持扶贫小额贷款等举措,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4404元,较2015年底的2848.05元,比增5.05倍。贫困村通过领导挂钩帮扶、破壳消薄、资产性收益等,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创收增收,2019年年底88个贫困村平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17万元,居全省第2名。

聚焦产业扶贫 打造新引擎

产业裂变,脱贫致富,幸福花开。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成规模、见效快、可持续的扶贫产业,为群众带来触手可及的产业红利。

市扶贫办联合市扶贫开发协会整合资源力量,选择仙游县书峰乡,荔城区新度镇青垞村,城厢区华亭镇五云村、常太镇岭下村,涵江区大洋乡车口村,秀屿区南日镇港南村等作为“1+7”扶贫示范点,立足党建引领、科技助农、延伸产业链、强化联结带动,在产业扶贫上下足功夫,打造脱贫攻坚新引擎。

产业扶贫,百花齐放。书峰乡组建“一村一专家”技术服务模式,建立农技人员“包村连户”工作机制和“农技人员+产业示范基地+贫困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补齐短板,筑牢脱贫基础。华亭镇充分发挥“党建+红色旅游、农村电商、特色产业”等模式,带动村集体积极和贫困对象增收。大洋乡车口村依托省农林大学乡村产业振兴研究院、福州市莆田商会及龙头企业,整合周边三个村的人力、土地、资金等资源,打造“产业集聚型”基层党组织,奠定产业扶贫稳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持续拓宽产业扶贫广度,充分挖掘示范乡村优势资源,做好“山”“水”文章,利用田园风光和山水资源有机结合,通过旅游扶贫,延伸产业后续链,撬动乡村经济发展,让乡村产业扶贫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2016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就做好产业扶贫工作作出批示指示,强调要求立足实际,总结提升原有产业扶贫经验,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推行产业扶贫典型工作法,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产业扶贫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并在新闻媒体开设《聚焦扶贫》专栏进行宣传。各级着力用好中央和省级专项补助资金,扶持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特色手工业、林下经济、休闲农业,发挥产业扶贫基地作用,共完成打造产业扶贫基地277个,带动贫困户2438户6441人,户年均增收1.09万元,带动贫困村73个,年均增收14.69万元。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全力推进‘1+7’示范点建设,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提效,助推产业扶贫从生产发展朝着产业兴旺迈进。”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开发科科长、市扶贫开发协会秘书长陈立新介绍。

聚力健康帮扶 精准助脱贫

健康扶贫是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市围绕“精准”做文章,围绕“做实”推建设,围绕“用心”做服务,多方联动,多措并举,突出解决贫困户在健康方面的需求,解决贫困户家庭的后顾之忧,构筑健康扶贫新基石。

度尾镇屏山村的贫困户刘老太患有糖尿病,其子自幼患有婴儿瘫,无自理能力,生活非常拮据。时任莆田市扶贫开发协会会长张亦兵了解情况后,要求乡镇及村两委相关负责人务必将帮扶政策落到实处,并鼓励他们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积极面对困难。

3年来,市医学会、市扶贫开发协会邀请市第一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市医学会等医疗专家组成医疗队,先后300多次深入贫困村进行医疗扶贫下乡义诊活动,共为42419名群众开展健康义诊,为407名困难群众免费治疗,为30名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2.8万元,更好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用实际行动为决胜脱贫攻坚再助力。

如何让保险紧紧跟着扶贫走、跟着民声走、跟着民意走,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市扶贫开发协会联合农业农村局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疾病补充保险项目。2018年1月,启动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意外伤害及医疗补充保险项目签约仪式,短短十余天全面完成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意外伤害,及医疗补充保险政策入户宣传和保险声明书签署工作。

“我们和保险公司合作,共同研究,创新扶贫保险产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扶贫开发协作常务副会长林超雄介绍,从2018年起到2020年,我市每年从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支出200万元,为全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办理团体人员意外伤害(含意外死亡)保险(提供5万额度)等。2018年至今,共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投保87869人次,发生保险责任范围的案件996起,赔付贫困人口992人,金额1061.69万元。

同时,加大投入,加快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进度,全力扩充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十三五”期间,共实施华亭、榜头、大济、钟山、鲤南、平海、东庄、湄洲岛等8个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2017-2019年,连续三年将村卫生所改造提升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对300个集体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

此外,我市结合全民参保计划的推进工作,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点的参保办法,实现建立立卡贫困对象参保率100%。2020年7月1日起,我市率先提高普通门诊报销比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普通门诊不设起付线,分别按照70%、60%予以报销,进一步减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

合力补齐短板 凝心再出发

从扶持谁、谁来扶,到怎么扶、如何退,我市聚力补齐短板,踏实抓好战“贫”路上的每一公里。

眼下,城厢区农业农村局搭建《扶贫电子手册》平台,实践出“互联网+精准脱贫”的新路径。华亭镇依托网络微信群,建立“华亭镇扶贫爱心帮帮团”,镇两委、机关、村居干部带头,采取“一邀三”的方式,邀请近500多名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进入“帮帮”群,通过“一日一善”发送红包的方式进行捐资解困,共同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提升教育资助保障水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6年,我市在全省首家出台对考入高校的建档立卡大学生资助政策,每人每学年资助5000元,直至完成学业,2016-2019年已累计完成补助贫困家庭大学生2744人次1372万元,2019-2020学年共完成资助748人次374万元。2019年,市扶贫开发协会联合市健康产业总会,开展“助学解困、励志成才”教育扶贫活动,为2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大学生每人解决5000元的学杂费和生活费,给予市属中学100名高中生每人2000元的助学金。今年,我市在全省首家出台对市外、省外就读的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由市县财政予以兜底落实,完成补助2020年春季市外就学未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的贫困学生60人3.65万元。

坚持聚力扶贫,健全机制护航攻坚。全市各级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每季度组织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每季度组织一次现场调研,严标准、严要求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

同时,健全资金投入机制。2016年以来市级财政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56650万元,每年均实现1亿上的投入,每年均实现10%的增长幅度,为脱贫攻坚提供资金保障,推动各项政策措施有效落地。通过一键报贫和挂钩帮扶责任人、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动态监测,截至目前,全市293户894人重点监测对象全部消除返贫风险。

贫困人口的数字一天天变少,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变好。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凝心聚力、久久为功的付出,也是催人奋进、玉汝于成的美好愿景。来源:湄洲日报

2020-10-21 10:00:48         来源:海峡风     编辑: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视听节目制作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出版机构 闽ICP备160236913号-1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