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福州市长乐区检察院设计研发的“福州市长乐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智慧数字平台”及配套微信小程序“玉芳e站”正式上线运行。
该平台是长乐区检察院会同区关工委等十部门,将司法保护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等其他五大保护深度融合,架造集家庭教育指导、公共信息服务、市域综合治理于一体的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立交桥”。
该智慧平台有哪些功能?它又是如何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来看看长乐区检察院的探索实践。
检察职能数字化
构建综合保护社会支持体系
长乐区检察院通过搭建“1”个框架,建成“3”个中心(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中心、12309检察服务中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区和“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配套“4”个基地(长乐区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感化基地、疏导矫正基地、观护帮教基地、救助帮扶基地),规范联动管理,提升保护质效。
该院还牵头建立综合保护工作机制,与13个单位和群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通过微信小程序“玉芳e站”作为平台统筹,联动全区22个政府职能部门、218所学校、5个群团组织和2个社工组织分权限、分层级通力协作,对家庭教育、观护帮教、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工作进行流程监控与验收。
截至目前,该院对综合保护平台中涉案、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15名未成年人提供观护帮扶服务,为103名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援助。
公检校共建一体化
实现未成年在校生闭环保护
该智慧数字平台搭建了在校涉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互通机制,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实现举报快捷、受理及时、监督同步。
针对平台发现辖区内多所中学存在未成年人辍学线索问题,长乐区检察院向区教育局发出检察建议,建立留守、困境未成年学生信息档案。由法治副校长协助班主任分类制定特殊预防方案,并指派社工开展日常跟踪引导,督促落实辍学学生劝返复学、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打通与公安系统的信息壁垒,实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实时互通,及时掌握涉罪未成年人的生活就学及监护状况。
同时,将经办民警增设为平台成员,对仍在就学或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罪错未成年人,帮助其重返校园,协同开展教育整治。梳理临界在校未成年人名单,由学校配合对其进行重点教育。“我们还在‘玉芳e站’微信小程序内设强制报告模块,及时发现性侵、虐待、欺凌、拐卖、遗弃等九类违法线索,并第一时间调查处理。”该院相关负责人说。
该平台还率先建立督促监护线上跟踪帮教平台,对监护人的教养方式、行为矫治情况等监护能力、行为进行调查测评,要求监护人以图片、视频、语音、文字等方式实行每周打卡,由检察官、社工、经办民警、村居等监督考察小组成员共同线上点评、打分。
今年以来,该平台已受理主动履行报告义务17起,其中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起。社会治理现代化
强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监督
该智慧数字平台可智能化抓取监督线索,推动多个监督专项,精准化办理监督案件。平台内设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线索智能研判预警系统,今年长乐区检察院通过平台抓取的关于硼砂玩具线索,根据系统中线索的可视化研判预警和快速对比检索功能,梳理出全区校园周边200米以内相关经营户85户次,并在专项监督中查扣无3C认证起泡胶48盒、无3C认证假水16瓶,立案查处2件。
如何强化平台信息应用与重点社会治理融合?据介绍,平台上线以来,长乐区检察院已接收辖区未成年人离家被性侵、校园欺凌、酒吧接待等12条线索。该院对症施策,开展系列监督活动,如针对本地区旅馆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致性侵害案件发生问题,推动建立未成年人入住旅馆异常情况强制报告,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平台立足本地发案特点和规律,根据未成年人在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方面易遭受侵害的可能情形,设置了监护权、亲子关系、文化娱乐场所监管等13个方面要点。今年以来,通过平台网络抓取后关联审查,在全区范围内先后开展“开学护航”校园周边生态环境整治等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共成功办理未检公益诉讼案件5件。
(本报记者 陈钦祥 通讯员 林永霞 黄颖)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