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人类共同财富——泉州局积极推进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纪略

自今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正式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后,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一步强化遗产管理规划管控、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工作,为切实推动泉州遗产保护传承提供资源要素保障和理论创新实践。

以制度之力护航遗产保护。泉州局在保护规划、项目审查、土地收储等方面发力,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列出保护管理“清单”,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常态化。

8月份以来,该局相继组织开展《泉州系列遗产管理规划》《泉州系列遗产保护专项规划》等编制工作,构建与系列遗产价值特征及遗产地管理特点相匹配的“1+N”遗产管理体系。分类分级管控泉州22个遗产点的遗产区、缓冲区、景观控制区,提出详细的建筑风貌、体量、高度、色彩等管控指标要求,将各遗产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等保护规划成果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城市片区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位于遗产区、缓冲区、景观控制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按照《泉州系列遗产管理规划》《泉州系列遗产保护专项规划》《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等相关规划要求,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多评合一”联合审查。

为延续城市文脉,推动历史文化保护立法,该局注重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积极跟进《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立法、普法工作,有效推动遗产点保护、内沟河整治、中山路提升等工作。同时,进一步挖掘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海贸、海防、航海体系历史遗存,与东南大学合作开展海防体系文化研究,推动形成特色海丝文化品牌体系。

在完善土地收储制度服务遗产保护工作方面,该局严格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开展土地储备工作时,对于可能存在文物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予收储入库。依法加强土地收储阶段涉及可能存在文物遗存的土地项目考古工作,既有效保护地下文物,又节约业主单位在工程建设审批阶段时限,提高了审批效率。

保护传承关键在行动。泉州局在“修旧如旧”的前提下,对古城区进行系统化的提升,同时加强重点历史建筑物的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让群众能够在走街串巷中与历史“撞个满怀”。

该局组织开展了古榕巷、花巷、通政巷、许厝埕、新路埕等11条中山路周边古城街巷建筑立面及景观综合保护提升工程设计,将世界遗产、风貌建筑与居民习俗生活融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博物馆”,打造成富有闽南韵味的街巷空间,留住“古早味”。

该项目结合古城脉络研究统筹规划,维护古城保护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采取“体现不同年代传承特色”的原则,由内核到外形进行整体提升,在总体体现古城区风貌的同时,保留历史建筑在历史上的改造痕迹(历史信息);以最小干预原则进行保护、整治,着重提升街巷近人尺度范围内建(构)筑物、人行道路、景观空间的舒适度。

同时,该局还组织开展了西街124号修缮工程、钟楼百货大楼外立面修缮工程、原鲤城酒店外立面修缮等重要节点建设项目的规划研讨、审查工作,按照建筑原来形态、风格、制式进行修缮,遵循彰显闽南文化特色、留存建筑历史信息等原则,提取本体建筑特色,保持原有建筑立面的质感和肌理,保持城市重要节点地域文化特点和建筑风貌,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促进泉州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国内先进理念的接轨与运用能让保护传承工作更有“创造性”与“想象力”。泉州局邀请业内权威专家、学者共研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之道,搭建起城市更新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的互动交流平台,推动泉州未来古城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

近期,该局协同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组织召开泉州世界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专家研讨会,结合老城区申遗和江南组团城市更新实践案例,围绕泉州市申遗成功后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两大议题,针对作为世界遗产的泉州在城市更新中遇到的城乡建设典型问题,邀请业内权威专家、学者“联合会诊”“对症下药”,共同探讨多情景下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总结出可行的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技术路线,供行业借鉴和未来应用。基于复杂多样的现状,专家们从生态、交通、产业、文脉等多个角度提出城市更新发展的可行方案,总结出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3个方面的城市更新模式,为泉州市在新时期城市发展以及其他城市的更新活动提供重要技术储备和借鉴价值。

同时,该局还联合泉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举办“新时代泉州名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专题讲座,邀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为全市党员干部讲授泉州申遗成功后,在遗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将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挑战和机遇以及新时代泉州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加深广大党员干部对泉州世界遗产保护重要性的理解,推动在今后的城市管理工作中因势利导、创新世界遗产城市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路径,推动泉州再次成为当代重要的世界滨海名城市和海洋贸易中心。【海峡资源报 庄剑顺】

2021-12-16 14:24:11         来源:海峡风     编辑: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视听节目制作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出版机构 闽ICP备160236913号-1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