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推行驻村工作从严管理‘五项制度’以来,我们的工作好开展多了,有了‘尚方宝剑’,对市里、县里派下来的驻村干部可以不用‘讲情面’了,该抓就抓、该管就管。”贵州织金县自强乡党委书记周敏激动地说。(10月22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今年以来,毕节市采取“三回一派”模式,通过从本乡镇外出成功人士中“回请”一批,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回聘”一批,从本村在外就读的大学(中职)生中“回引”一批,从县、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中“下派”一批的方式,选优配强村级干部队伍,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前不久,习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要积极破解基层“人才荒”,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地方党组织高度重视人才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千方百计地建强村干部队伍,这对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的振兴,作用毋容置疑。
然而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村,特别是偏远的山区农村,优秀人才流失的严重性,这对地方党组织选优配强农村村两委干部队伍带来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党组织转变观念,创新方式,提高政治站位,用更长远的目光来看待村干部的选任问题,用更博大的胸襟来挑选村干部人才,创新地推出“三回一派”模式,这对建强村干部队伍,肯定是有事半功倍效果的。
“三回一派”模式选任村干部人才,就打破了过去村干部选任局限于一村的守旧模式,让党组织站在更高处来看待村干部的选任问题,从而吸引更多热爱乡村,愿意为乡村振兴献策献力的优秀人才到村干部工作岗位来安身立命,为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实践者,承担着维护地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等重要责任。地方党组织打破村干部选任的条条框框,采取“三回一派”模式,建强村干部队伍,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值得肯定。(作者:江文)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