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物化探所首次应用核磁共振仪,在青藏高原木里及哈拉湖地区开展了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探测创新研究,为评价水合物成藏环境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同时也开拓了核磁共振探测方法新的应用领域。
为推动地球物理学科发展,攻关创新自然资源领域方法技术与仪器装备应用基础研究,2018年物化探所引进了法国IRIS Instruments公司生产的大功率核磁共振仪。该仪器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直接探测地下水的地理物理仪器,最大探测深度可达150米,具有探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相对于传统的地球物理方法而言,核磁共振法探测地下水直观有效,受地质因素影响小,是目前唯一直接找水的无损地球物理方法。
技术人员经过大量试验,确定了核磁共振方法探测冻土层的技术方案和最佳参数配置,并在野外开展了大面积探测工作,获取了地下150米以内地层含水量、渗透系数等相关数据信息;经数据处理、综合反演解释后,获得了冻土层埋藏顶底深度和延展形态,为评价水合物成藏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物化探所将利用该仪器持续开展陆地清洁能源勘查、地下水空间探测等技术研究,为新时代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张兰】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