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乡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成长——周宁县全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深秋的周宁,硕果累累。行走在山城的校园里,充满着喜气的人文气息,焕然一新的教学环境,远程共享的多媒体教学,精神状态良好的师生群体。课堂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操场上,孩子们尽情奔跑、嬉闹……这一切,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周宁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带来的新气象。

近年来,该县全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彻底改变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确保了适龄儿童入学机会基本均衡、城乡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师资力量基本均衡、教育质量基本均衡,促进了各类学校全面发展,让城乡孩子共同享受均衡教育的阳光雨露。目前,全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7所,所有中小学均通过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创建率达100%。

让每所学校 在均衡发展中大变样 

“山区孩子是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近日,泗桥乡赤岩小学校长凌世康与笔者谈起近几年学校的变化,感慨万分,“原来,我们学校的办学条件很差,教学楼破旧不堪,校园里没有运动场,连体育课、课间操都不能正常开展。如今,学校新建了教学楼和塑胶运动场,添置了电脑室和实验室,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赤岩小学是一所办学悠久的村级小学,历经沧桑,校舍破旧。2011年以来,财政投入160多万元,乡贤又先后捐资投入120多万元。赤岩小学经过新建重新改造,面貌大改观,成为办学条件优越的村小。良好的条件,不仅让本村孩童乐开怀,还吸引了邻县政和籍学生40多人前来就学。

赤岩小学之变是周宁县改善城乡办学条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党委政府坚持把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缩小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差距。在农村,以改造薄弱学校为抓手,一方面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提升农村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优良的食宿条件,让孩子感觉到家的温馨,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在城区,以扩大教育资源,缓解入学压力为重点。以周宁一中新校区的建设为抓手,多方筹措资金,累计投入了9600多万元,成为宁德市最漂亮的中学之一。加大公办学前教育的投入,新建并设立了第二实验幼儿园,新建了实验幼儿园综合楼、机关幼儿园综合楼及英才实验幼儿园;2015年,县委、县政府拿出更大的决心和魄力,将价值3000万元的县委党校旧址4674平方米的用地用于狮城中心幼儿园搬迁建设。

同时,该县还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投资4287.8万元,完成14个校安工程项目并投入使用;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三年来,累计投入800多万元,实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班班通”工程,所有普通教室实现交互式白板多媒体设备教学;加强教学仪器配置,投入900多万元完善全县中小学功能室及其仪器配置;近期又投入了80多万元购置6万册图书充实各校图书室…… 

让教育资源 在优化配置中均衡' 

近年来,周宁县在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从城乡结对帮扶、优化校园环境、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缩小生源差距四方面入手,优化配置区域教育资源,达到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均衡,让城乡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使教育均衡发展惠及到千家万户。

为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教学能力,周宁县结合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每年开展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各校在初赛的基础上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县级比赛;该活动每年举行一次,截至目前已连续举办30多年,使得该项活动逐步走向常态化、制度化,有力地提升了广大教师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素质。

打造一支品德好、能力强、业务精、懂管理的校长队伍;发现、培养和选拔一批校长后备人选,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通过“内”“外”联动,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坚持实行城区教师下乡支教、农村教师进城顶岗学习,较好地促进了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经验交流共享,真正促进了师资均衡发展。

为促进校际之间教育资源互补,缩小校际之间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该县制定了《义务教育(小学)小片区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了小片区管理领导小组,将县内12所中心校以上小学划分为4个城乡“协作片区”和1个城区“小片区”。片区学校每三年调整一次,片区间推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教学统一、教研互动”的管理模式。片区间学校共享对方资源,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地促进了片区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在内涵提升中 促进教育质量均衡

浦源中心小学坐落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鲤鱼溪畔,这里活跃着一群“红领巾义务小导游”。他们是“闽东少先队鲤鱼溪精神体验营地”的一分子。“哪里有红领巾,哪里就有新风尚”的闽东少先队鲤鱼溪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完美诠释。

鲤鱼溪红领巾导游队成立于1994年,二十多年来,小导游们接待了二十多万人次的游客,先后被省、市授予“红领巾导游队”称号,被全国少工委评为少先队体验教育先进小分队,并纳入校本课程。这正是周宁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近年来,该县十分注重学校内涵发展,把法制教育、科普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内容,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实施“一校一品”工程,培育周宁六中“农耕文化”、周宁实小“礼、诚、爱文化”、玛坑中心小学“兰草文化”、狮城一小“体育强校”、周宁八中“茶文化”等一批校园文化特色典型,打造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2015年全国田径比赛,周宁县“百米飞人”汤星强获得100米冠军,并在今年里约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赛中获得团体第四名;在全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上,狮城中心小学何慧婷获小学硬笔组省一等奖、实验小学詹镕宾和黄慧文获小学毛笔组省二等奖;在“少年传承中华美德”系列活动的“小小百家讲坛”活动中,周宁一中郑之航同学被省教育工委推荐,入围参加全国晋级赛;2014至2015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率小学分别为90.70%、94.54%,初中分别为92.57%、93.59%。

倾情关爱 不让一个孩子失学!

关爱学生,奠基未来。近年来,周宁县坚持实施义务教育学生关爱工程,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少儿享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

周宁县是劳务输出型县城,21万人口的小县城,在外经商务工人口达9万多。留守儿童低龄化的出现不仅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也给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儿童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县教育局大力开展了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并创造性地开展了“结对帮扶”等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为留守儿童办实事、献爱心,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网络。

此外,周宁县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立足在外乡贤的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回归工程”,社会助学成效斐然。2011年以来,设立乡(镇)、村教育基金12个,募集基金1600多万元,发放奖教助学金500多万元。县慈善总会、团县委等部门积极开展“阳光助学”,资助贫困学生2600多人次、发放助学金500多万元。(兰林兴 文/图)

2016-11-07 16:28:14         来源:海峡风     编辑:bj001
分享到: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视听节目制作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出版机构 闽ICP备160236913号-1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