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倾农村办实事 真帮实扶惠民生

——周宁县泗桥乡红阳村驻村干部陈晓明

周宁县泗桥乡红阳村新貌

沿着绵延崎岖的山路,穿过绿意盎然的山丘,红阳村这座藏在闽东大山深处的古村就这样呈现在眼前了。红阳村,位于周宁县西北部,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也是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双薄弱”村。2014年4月,陈晓明作为第一书记,来此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驻村期间,他坚持吃住在村,与村民同生产共生活,上桌红白喜事一碗饭,下地风雨共济一条心,与当地村民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为了改变村里的落后局面,他访贫问苦,“进百家门、听百家说、知百家情”,与他们交流谈心、征求意见、摸清民需,全面掌握实际情况,厘清发展滞后的根源,紧紧抓住“党建先行摘帽晋位争先进、扶贫脱困产业带动自发展”两条主线,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因地制宜谋发展

红阳村,山高陡坡,平均海拔1100米,森林茂密,拥有连片毛竹林6000亩,其盛产的竹材质地良好,根粗径长体直,单根长达18米以上,围径1尺7寸,市场价卖到了70元以上,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毛竹,发展毛竹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由于交通闭塞,长期以来毛竹的砍伐、运输全靠人工肩挑手扛,根本无法成批运出,成片成片的毛竹林无法有效开发利用,产生实际经济效益。

陈晓明通过深入调研,他认为红阳村要摆脱贫困,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发展毛竹产业。为此,他带领村两委班子,集中财力,投入140万元,修建了4条、总路程16公里的毛竹林机耕路。这4条路仅跨溪建桥就有6座,互相交叉形成环上、下两个自然村毛竹林的路网,之后又打通了出村的第二通道,毛竹林基地的道路建设初见成效。他还和村两委班子组建成立毛竹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专业合作社,将杂乱的毛竹林进行统一垦复管理、集中定价销售,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全村毛竹产销规模迅速增长,两年多来,扩种毛竹1000多亩,年售额从往年20万元一跃至如今的100多万元,村民都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如今,红阳村已成为周宁县重点扶持的千亩毛竹示范基地,也是泗桥乡致力打造的经济发展带动先进村和党建示范村。

心系村民改村貌

除了在经济建设上狠下功夫,陈晓明还在村里修建了农民文化活动广场、老人活动中心综合楼、安全饮用水工程、数字高清电视专线进村、全村电网改造、古村落立面改造、打通两个自然村通联公路等,为村民们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红阳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红阳村近十年村民没有修建过一幢新楼房。而在陈晓明驻村这段时间里,村子新建20多幢崭新的楼房,人口也开始回流。

作为党支部第一书记,陈晓明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干部的作用用。2015年8月8日,红阳村受“苏迪罗”影响引发特大暴雨,河水溢出河道,由于该村古民居高密度集中在河道两岸,形势十分严峻。危急关头,陈晓明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察看,逐一排查所有地质灾害点,当河水溢出河道时,一方面迅速组织人员清除河道内冲刷下来的树木及障碍物,另一方面迅速转移沿河两岸村民,确保泄洪畅通,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随着灾情的进一步加剧,红阳村断电断水断通讯,进村道路大面积出现塌方和路基掏空,仅山体滑坡就有6处,该村成了暴风骤雨中的一座孤岛。为了抢通生命通道,9日上午,陈晓明带领2名村干部冒着大雨翻山越岭,千方百计调来3部大型挖掘机,现场指挥对进村道路进行抢通。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阻断的电力和通讯进行抢修。10日下午,在强台风肆虐后仅仅两天半,就打通了进村道路,电力通讯也先后正常供应。由于措施得力,行动迅捷,红阳村没有出现因灾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没有出现因灾造成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全村秩序得以迅速恢复。

此外,陈晓明还心系村民,多方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为村内20名残疾人申请辅具,为3位家贫志坚、品学兼优的小朋友助学,为4名白内障老人争取手术恢复视力等,协调帮助特困户、残疾人办理低保、残疾证等,狠抓新农保制度落实,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自立增收能力。

如今的红阳村,在陈晓明的带领下,由里到外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焕发出勃勃生机:支部班子坚强有力,党员干部人心思进,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发展思路逐步明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豪情满怀,干劲实足,各项工作走在了全乡的前列。但是,陈晓明说,这些还远远不够,他和红阳村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2016-12-07 10:24:22         来源:海峡风     编辑:bj001
分享到: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视听节目制作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出版机构 闽ICP备160236913号-1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