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区“四个突出”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出成效

2016-12-30 09:26:09     来源:     编辑:bj001    

 今年以来,延平区充分发挥独特的人文历史、生态资源、区位交通等有利条件,坚持把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四个突出”举措,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向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截至目前,延平区拥有农家乐经营户120余家,带动直接从业人员3000余人,乡村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50万人次,带动各类旅游消费近10亿元。

  一是突出政府引导,推动乡村旅游特色化。坚持规划引领,按照“高点规划、高端定位、突出特色”的规划思路,编制完成了《延平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构建起“一核两带三大乡村旅游经济圈”(一核:茫荡山;两带:大横美丽乡村景观带、夏道乡村旅游景观带;三大乡村旅游经济圈:延平湖水乡渔村经济圈、城郊型乡村旅游经济圈、文化休闲与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经济圈)的乡村旅游框架,形成“一镇一色、一带一韵、一村一品”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同时,制定出台了《延平区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创建旅游品牌考核奖励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从2015年起,每年安排200万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发展资金,对当年评定为省级旅游休闲集镇、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省级水乡渔村的投资业主给予补助和奖励,从而提高了全区投资乡村旅游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区先后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5个、省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0家。   

  二是突出整体联动,推动乡村旅游精品化。做精做美乡村旅游特色村,结合不同区域乡村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坚持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建成一批如四鹤街道上洋村、西芹镇高坪村等山水生态休闲型,茫荡镇宝珠村、南山镇凤池村等历史文化旅游型和王台镇新坑村、大横镇葫芦丘村等现代农业观光型特色旅游农村。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各类资金2亿余元,高标准开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乡村旅游特色村道路、生态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公厕等基础配套设施,规范化建设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安全与环境保护等设施,真正将人性化、生态化服务理念融入乡村旅游中。2016年,全区已完成新建、改建A级旅游公厕10座,新建和改扩建生态停车场30000余平方米,新建及提升改造游客中心5个,设置旅游标志体系120余面(块),其中80%分布在特色旅游镇(村)。   

  三是突出宣传推介,推动乡村旅游品牌化。鼓励特色旅游镇(村)加快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力争主景区(点)及游客接待中心实现WIFI全覆盖,积极尝试通过微博、微信、微电影及二维码等新营销模式,不断提升网络营销能力。如,茫荡镇三楼村,通过组建红河谷旅游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微信及二维码营销,不断提升了旅游知名度,成为省内外摄影爱好者、驴友的首选地,每个周末均吸引近千名游客,成为延平旅游新热点。同时,延平区注重加强宣传推介平台建设,先后精心制作了《延平乡村自驾游指南》、《延平周末生态休闲游》、《印象巨口》、《美丽西芹》、《魅力宝珠》、《四季.三楼》等十余种宣传资料及团扇、手提袋、徽章、手机扣、vcd、U盘等旅游纪念品等,不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扩大了延平乡村旅游的影响力。   

  四是突出管理服务,推动乡村旅游规范化。制定出台《延平乡村农家乐管理制度》,深入开展乡村农家乐争创省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活动,支持指导经营户加强场所规范化建设。同时,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违规经营、污水排放不合格等违规农家乐经营户(点)的处罚力度,截至目前,已对5家违规经营,圈养畜禽的农家乐予以停业整顿,限期拆除畜禽养殖的处罚。加强与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南平市阳光旅游培训中心等专业机构的合作,加大对农家乐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有关经营理念、生态环境、食品卫生、安全生产、服务礼仪等方面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农家乐从业人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今年1-12月,延平区共设立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实践基地3个,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5家,举办各类培训6期,有300余人次参加,初步实现了农家乐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服务的能力。作者:南平市延平区旅游局 吴祥生

分享到: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视听节目制作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出版机构 闽ICP备160236913号-1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