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半个月,就是双11了。面对即将粉墨登场的各类折扣、返现、优惠券,作为一名网购剁手党,只希望今年各平台能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忽悠,多一点实在。这几年天猫与苏宁、京东与1号店相继开展了合作,电商资源的集中正在进一步加速,但是补贴这一营销策略依旧没有消失,平台还处于不断向消费者让利的阶段。但问题在于,到底谁让利的多?谁回馈的多?
爆款狙击,不为所动的纸老虎
今年9月,iPhone7开售。随后国行iPhone7的价格保持着缓慢的下跌,但幅度并不是很大,到10月初,市场均价也就只降了几百块。
但从10月初开始,iPhone7的价格开始了不正常的变动。这要归结于1号店连续3次的降价。
第一次降价发生在10月8号,在10月8-10日期间,消费者只要购超市品类自营商品满200元(不含运费)并完成支付,就可能半价抢购到iPhone 7(32G)的机会,一举将价格降至了3000块档位。半价还不是最猛的。从10月17日开始到26日,1号店又推出了第二轮降价,iPhone 7的抢购价格低至 999元,将原本5、6千元的苹果机压成千元机。
如果说999元的机子很难抢到,是小众特殊福利的话,那么第三次降价就成了大众的狂欢。从24号起,iPhone 7(32GB)在1号店的4799元全网底价无门槛抢购。据内部消息人士透露,第三次降价是1号店为了冲刺双十一而做的预热活动,备货十分充足。
10月24日至31日,1号店的特价iPhone7(32G)可分时段抢购:分为每天10:00、14:00、18:00三个时间点,其中18:00时间点仅限移动端抢购。
4799元的iPhone7相当有诱惑力。第一,iPhone7(32G)的国行价是5388元,港行是5588港币(约4799元),1号店的价格与港行持平,但购买更方便。其他的电商如何?目前天猫官方旗舰店依然是5388元,苏宁易购官方自营价格最低为5188元。其他电商的售价也均超过5000元大关,1号店的4799元堪称“全网底价”。第二,这次活动没有其他限制条件,是无门槛抢购。
虽然苏宁易购一向在手机电器上强调它的低价优势,不久前还成立“猫宁电商”,将价格作为对外宣传的筹码,没想到却在iPhone7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爆款上被1号店反超,到目前为止,两天已过,价格却依旧坚挺,不知道是补贴实力不够?还是本来就将“低价”当做口号说说?
杜绝噱头,回归补贴的真正意义
1号店的三轮降价,综合运用了半价折扣、最低价抢购和全场降价的让利方式,放出的可全都是真金白银的大补贴。实际上,iPhone7这3轮降价潮只是1号店“10亿补贴”的前奏。目前,1号店正在开展为期三个月投入大型促销计划,给出的补贴金额达到10亿元,主打八大商超分类,推出“高质低价、全球精品、体验升级”三大战略计划,全面推动商超发展步伐。
相比之下,天猫近期声称投入的40亿补贴,既不说清楚到底价值几何,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期限。而且天猫、苏宁互相持股之后,也并没有在营销上有很大的建树,反倒是关于渠道、控制权争夺的传闻被屡屡提及,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能得到多大的让利,能得到多少实实在在的优惠,显然谁也说不清。
两番对比后,可以看出1号店在营销上更加实在,不在补贴数额上喊口号,而是通过类似于iPhone7三轮降价等方式,实打实地反馈用户。
补贴之外,商超模式才是未来重点
自从今年6月20日京东宣布与沃尔玛达成战略合作后,原沃尔玛旗下1号店的命运就成了业界近期热点话题之一,再到几个月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京东和1号店已经共同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发展模式。
京东和1号店的关系,是“独立品牌”和“独立运营”,1号店采销部高级副总裁宋春蕾曾表示,在京东与沃尔玛决定战略合作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1号店与京东双品牌、双平台发展的策略。直到今日,除了成功地维持品牌和平台独立之外,京东和1号店还形成了战略上的互补和互通有无,各自发挥其在不同地域、不同产品领域的优势。
这样一来,1号店便可以和京东联手,集中精力“干掉”天猫和苏宁。
有意思的是,从目前的格局来看,华东区域成了主战场。它们的竞争看似只是区域间市场份额的抢夺,实际上还是运营模式的直接对抗,或者说是自营模式与半自营模式之争。
相比猫宁联盟在平台上和业务上对第三方商家的依赖,1号店和京东在产业链上的掌控力更强。单就1号店来说,在产品销售上,1号店负责统一采购、仓储和配送,经营过程中的集中度高、环节少,对产品质量的管控会更加有效。同样,在配送环节,1号店自配送占比达到了68%,8个城市实现半日达,278个城市实现次日达,效率和安全性都更高;反观天猫和苏宁,在物流控制上就要逊色很多。一方面,菜鸟网络所搭建的第三方物流,使其在容易配送上陷于被动,另一方面,苏宁自身的物流更不可能和京东物流相提并论。
小结
回过头来想,虽然电商已经进入了大平台综合对抗的格局当中,但是仍旧没有谁能够通过营业额的压倒性优势,证明彼此间在战略上和模式上的孰优孰劣。在这样的前提下,通过让利的方式扩展用户、拉拢用户仍是这几年不可避免的手段。而平台为补贴所付出的多寡,既能反映其对待用户的诚意,也能看出背后的决心乃至资金实力。这就是为什么要看好1号店的原因。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