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听云、极客邦和InfoQ联合主办的中国应用性能管理行业盛宴——2016中国应用性能管理大会(简称APMCon 2016)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开。作为国内APM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大会,首次举办的APMCon以“驱动应用架构优化与创新”为主题,致力于推动APM在国内的成长与发展。大会吸引1800+运维、研发人员,50+国内外知名行业大牛共聚一堂,一同探讨了APM相关的性能优化、技术方案以及架构细节,传递应用架构优化和创新内容。
大雨根本阻止不了大家的热情,经过半个小时的安顿调整之后,第一届中国应用性能管理大会拉开帷幕。
大会开场来自阿里巴巴/蚂蚁金服 JVM Architect的李三红代表联席主席发表了开场致辞。随后,听云技术副总裁吴静涛发表了题为《秒极时代》的主题演讲。
吴静涛先生首先解释了他的演讲题——《秒极时代》,在大会上,听云首次提出“秒极时代”概念
,他觉得如今的移动互联网的精髓在于以秒为单位的极致的用户体验,所以秒极时代的“极”并没有用错。如今我们这个时代从百米冠军到10公里每秒的Space X,所有的东西都是以秒在衡量着。有一个8秒定律讲述说如果8秒钟一个页面还没有打开,那么会有70%的用户放弃它。就像听云2012年发布的“首屏时间”指数一样,首屏如果慢于3秒钟,在移动互联网的今天,用户是不可能接受。根据IDC的预测,到2020年全球44.1%的ICT将投入到以用户为中心的第三代平台上,所以听云关心的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秒极时代的体验。
那么希望在APM领域把真实用户体验作为第一步的听云是怎么做的呢?听云带来一个真正能够颠覆IT技术的想法,以用户为中心希望能够应用性能管理平台,打造秒极时代的用户体验。无论是原生APP还是传统的浏览器webview都可以监控用户的体验。听云目前有8个亿的独立客户终端嵌码,能够收集到用户的体验数据分析,分析的结果就是行业均值,所有的客户体验都能分辨好坏,这跟就是听云真实的理念之所在。
分辨出好坏以后听云又是怎么做的呢?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五个步骤和8种服务:
l 用户体验评分体系
l 用户交互体验
l 网络时间切片
l 后台应用逻辑拓扑
l 应用过程和每段代码的时间偏移量
做到秒极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吴静涛先生用三个案例给我们解释:
l 某移动App 评分经过2个月的迭代,关键解决卡顿和崩溃问题,评分由83分上升到100分,首日留存率提高15%
l 某应用170万分手用户统计分析,33.7%与应用性能相关,行业均值分析,图片是流量超出的关键,优化后至少减少5%分手率
l 某公司经过优化调整,首页建连时间缩短0.4秒,相当于提高了2.8%的转化率,即以1万人参与的活动计算,增加了10000×转化率(2.8%)×客单值(4200元)=120万的投资增额
在演讲的最后,吴静涛先生说出了自己的愿景,听云正在迎接秒极时代,希望能够在客户投诉前发现和定位问题,并提出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平台加服务的方式,降低客户的运营成本,提升IT运营效率,吴静涛先生的演讲将大会推向高潮,大会最后吴静涛先生预祝首届APMCon圆满成功。
随后,Java/JVM 的性能咨询专家 Monica Beckwith、jClarity CEO Martijn Verburg以及AppDynamics首席数据科学家赵宇辰上台发表了各自的主题演讲,接下来的圆桌环节将大会带向真正的顶峰。
圆桌环节由李三红老师主持,参加讨论的有国内APM行业领导听云CTO Wood、全球APM行业代表的AppDynamics首席数据科学家赵宇辰、学术界代表清华大学副教授裴丹,LinkedIn软件工程师庄振运。几位嘉宾从技术的角度如何看待国内外APM发展的异同,从APM衍生的大数据有哪些发展方向,目前国内APM领域的深耕方向、趋势,如何看待国内第三方APM企业不断崛起的现状,APM企业的发展应该趋向于什么重点等多个议题进行了讨论。
其中, 裴丹认为APM有几个关键字:闭环、算法、机器学习。从学术界来看工业界的时候,差异化主要在两个纬度:一个是从深度的角度,算法层面深挖。另外一个纬度就是广度,收集的数据是一个企业基本上运营了所有的东西,我们可以用它做很多事情,为企业提供价值。
Wood认为APM3.0应该有几个特性:数据源应该是更多样,深入到资源,在任何地方都应该深入,比如说现在大家使用的容器,资源管理系统等,这可能是APM领域的特性。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真实用户监测,将来不只是机器的数据,应该有人的数据在里面,包含人的行为,人的情绪、情感的数据。另外还有人工智能跟机器学习、APM策略定价等问题,这些都是大家需要关注的。
庄振运认为从大公司的角度讲,可能不需要购买APM产品,而是自己开发:一方面是花销角度,另一方面是需求。从APM市场角度,各个公司要求不太一样,能不能开发APM产品,适当考虑划分一下市场,不同的市场区分,开发相对应的模块,都是需要思考的点。
赵宇辰认为APM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们可以代码注入,拿到真正的用户级代码级的数据,可以做很多事,甚至比如说安全、BI等,只要有了数据,未来想象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