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年“互联网+”发展浪潮下,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始真正思考“增量经济”的问题,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基于“互联网+”的国家战略背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又成为目前与产业发展结合最紧密的金融形态。
我国的航运物流业正由发展期向成熟期过渡,亿海蓝多年来致力于海运货物的数据采集和挖掘,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其信息服务在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运行效率的同时,还运用航运大数据帮助优质的航运物流企业获得融资支持。
“金融从来不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行业,她是一种建立在实体经济行为之上的获取客户、识别客户风险、投放资金并在管理客户风险的过程中获取收益的行为。”亿海蓝高级副总裁陈明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数据+金融服务几乎成为各个细分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大数据技术支持亿海蓝发力金融业务
目前亿海蓝已经拥有超过230万客户,涵盖了从货主、货代、船东、船代、运输车队、司机等产业全链条客户,大大降低了航运金融业务的获客成本。同时由于航运客户的经营收益主要来自于其所拥有或租用的船舶或者车辆的运营,亿海蓝可以用掌握的数据为这些客户的经营行为画像,结合外部的个人征信数据和企业征信数据,通过对企业风险动态画像,快速地为优质中小企业客户提供金融保理服务。
金融机构传统的风险控制,通常以人工对财务报表、业务报表等信息的审核作为依据,其信息往往是静态和滞后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也难以保证。亿海蓝高级副总裁陈明向记者介绍,目前亿海蓝供应链金融并没有针对中小企业商户建立传统金融意义上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因为目前大多数的企业纳税报表和企业实际的经营报表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加之中小企业中企业主个人资金和企业资金之间的混用现象也比较普遍,所以无法获知全态的、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信息。因此,亿海蓝更注重客户群体的选择和动态风控预警体系的建立。
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基础性战略资源,对大数据的掌握、分析、挖掘和应用能力,是互联网金融企业获取价值的核心。凭借电商平台和协同平台积累的交易和流量数据,将交易数据用于信用评估,是航运大数据提供商亿海蓝的优势。“让经营数据成为资产、让数据成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通道,是亿海蓝每个金融人的使命。”亿海蓝高级副总裁陈明表示。亿海蓝与同领域的企业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物流企业动态的经营数据,同时拥有这个行业的整体数据,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数据分析。
亿海蓝是领先的航运大数据企业,掌握全球船舶动态以及集装箱节点等航运大数据,提供免费的基础数据服务,通过增值服务盈利。数据业务毛利率高、边际成本低,亿海蓝2016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数据业务营收835万元,同比增长68.4%。
供应链金融助力航企发展
亿海蓝作为航运物流行业的综合服务商,除了通过AIS、EDI和卫星技术等获取并积累数据,为有需求的客户定制数据服务,还针对航运物流行业的特点——行业所产生的数据量巨大,但从货主、货代、船东、船代、拖车、司机之间形成了信息孤岛,加上传统的数据信息交互方式使得信息流、数据流不能顺畅地沿着航运供应链方向流通,亿海蓝为航运物流链条各个参与者提供数据信息协同和可视化服务,协同产业发展。
作为航运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在传统金融模式下很难得到银行的金融服务。亿海蓝以旗下诸多产品为依托,从协同平台累计的大数据中筛选客户,根据企业经营情况的数据,以国家征信系统为基础,核实交易单据的真实性、验证小微物流企业实际控制人的信誉等,多角度多维度核实风险、创新数据化授信为小微物流提供成本适中、便利的融资服务。
亿海蓝始终沿着航运链条进行产品设计,已为船公司、拖车公司、货代等提供了金融服务,未来仍希望沿着这个链条比如司机、船主等更末端寻找机会。采访中陈明还介绍:“亿海蓝一定会和尽可能多的平台达成合作,而且是不限形式的合作,比如可以和有资金优势的平台合作,为客户寻找更低成本的资金等。”
尽管海运物流行业目前市场形势低迷,但未来仍然是充满希望的,市场萧条的时期正是企业自我调整和修炼内功的机会。亿海蓝在时代转角处成功转型,也希望能帮助航运企业拥抱互联网,推动行业互联网的建设。正是亿海蓝励精图治的发展理念,让企业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收获了无数的赞誉和口碑,也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