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普大中华总裁刘克泉:湿法隔膜在新能源汽车的机遇

2016-12-01 15:33:56     来源:     编辑:bj001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及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锂电池用隔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电动汽车市场巨大的需求量,为锂电子电池隔膜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艾尔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刘克泉先生看到了这一巨大的市场前景和价值,带领着当前国内唯一一个掌握湿法同步拉伸生产工艺及成套隔膜设备设计团队,掘金车用湿法隔膜产业。

据艾尔普大中华区总裁刘克泉介绍,在下游终端市场的强劲需求拉动下,锂电材料领域在迎来新一轮市场扩张机遇的同时,也加快了新产品、新技术的诞生与应用。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升级,国产锂电池原材料行业正在走出低价竞争、竞争落后、品牌缺失的低端竞争领域,同时加快替代进口材料的步伐。其中,锂电子电池隔膜作为锂电四大核心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最后实现国产化的关键材料,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引发资本市场前景和行业的高度关注。尽管目前锂电池隔壁国产化率已超过80%,但依然呈现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供不应求依赖进口的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对电池新材料需求的增加,以及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汽车等产品对新型、高效、环保电池材料的强劲需求,中国电池新材料市场将不断扩大,同时,4G手机网络和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都将为锂电池隔膜材料带来新机遇。

艾尔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文中简称“艾尔普”)成立于2016年9月,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包括隔膜设备研发、生产工艺研发和电池研发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曾在国内建成过两条年产超过1000万平米湿法隔膜的规模化生产线,并指导和协助一家设备厂家成为目前锂电子膜生产设备的龙头企业,并在此过程中进行了多项创新工作,且获得丰富的技术实践经验。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主要作用在于隔离电池正负极,目前主要技术路线包括干法和湿法。湿法是国外龙头企业主流工艺,也是国内企业未来看点。湿法隔膜主要应用于消费类电池,并逐步向动力电池渗透。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增长,动力电池市场的爆发和产品安全性能提升的要求为国产锂电池隔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三元电池市场占比上升带动了湿法涂覆隔膜销量增加,这也为各大隔膜企业从干法转向湿法提供了发展依据。

GGII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锂电池隔膜产量6.28亿平米,同比增长49.5%。2015年中国锂电隔膜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29.2%。其中湿法隔膜的产销量增速明显,国产替代进程加快。随着国内电池厂对进口湿法隔膜的依赖度逐年下降,在湿法隔膜上拥有技术储备和产能优势的隔膜企业将获得更多优势。

艾尔普大中华区总裁刘克泉先生表示,公司规划筹建一条约占地10000平方米的产线,建成后将达到年产3000万平米(设计产能4000万平米)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隔膜的生产能力,项目总投资10550万元,预计年销售额可达1.5亿。

《“十二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将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十二五”期间国家先后出台的政策可见,新能源汽车技术提升与产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周期。隔膜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基础。

“艾尔普”车用湿法隔膜产线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锂离子电池原材料技术水平,对新能源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分享到: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视听节目制作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出版机构 闽ICP备160236913号-1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