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融网:创新型大宗农产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2016-10-17 16:23:37     来源:     编辑:bj001    

农业基于政策及历史、自身发展规律等原因,与其他产业相比发展相对落后。而随着农业政策的不断倾斜,工业反哺农业的号召,农业成为未来十年的蓝海。目前互联网发展迅速,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因而如何在农业与互联网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借助网络的力量服务于农业,如何将互联网和农业更好地融合,成为互联网农业诸多网络平台需要去突破的难题。

农融网深耕农产品信息化系统行业近20年,独创了中国首个创新型大宗农产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以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农业征信体系建设,创造闭环式金融服务为突破口,全面承载农产品产销信息对接、农产品线上B2B交易、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农产品溯源检索、农产品物流智能调度、农产品准现货订单交易等业务,创建了融合生产、交易、流通、溯源为一体的全新、高效的现代农业互联网经营生态系统,探索实现农产品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四流合一”。

一、农融网的平台构架和功能

“农融网”分为地网和天网两套体系。地网独创了“政府+农户”模式,通过政府支持,建设省市级指挥调度中心,在农产品特色产区建立若干镇级农村电商交易所,实现生产端的对接;天网则是建立全国主要销地数字市场联盟,实现与销售端的对接。“农融网”遵从“可复制、可快速扩张”的互联网规则布局,通过地网和天网两条途径广泛布点、定制研发,构建出一个高效的价值网络,为未来的快速扩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通过农融网APP对地块信息、农产品生产数据及交易数据进行采集,在农户的真实数据档案基础上,依据土地面积、产品种类、种植方式的实际情况设计数字模型,自动生成农户的产量评估、产值评估、农资品类需求、农资采购量需求、得出标的物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额度及还贷风险度。再由专业银行依据农融网的评估参考资料与数据,依循国家相关的金融政策,给予符合资格的农户信用授信。完成授信后,农户可依据实际生产需求即时获得授信范围内资金使用权利。接受贷款的农户,应与农融网签订“代扣代偿”的委托协议,并通过APP及时上报产品上市信息,以便于在农融网注册的产地经纪人能及早帮助农户联系采购商,帮助农户的产品打开销路。为避免意外灾害,保证农户的抗风险力和还贷能力,农户的每笔贷款均需购买相关的意外保险。农融网的农户生产资料数据户与交易数据库,可以形成从基础资料、土地权属、农资采购、产值、交易量、交易额、实际收益、贷款履约信用等为一体的完整征信档案。同时,通过农户自身生产和交易行为的表现,不仅能即时更新数据,也能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出一套适用于农户实际情况的信用评分体系,有效支持各金融机构的货款业务开展,降低经营成本,大幅提高服务效率。

目前,“互联网+农业”模式通常习惯于设计一个互联网平台,再将农业产品往里装,以期通过摒除中间环节产生交易,屡屡出现重电轻农现象,且大多“+”在了农产品流通领域,少部分集中在农产品信息交换等领域。这种“+”没有立足于农业生产特性上,割裂了农业的整体性。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大体系,农业不仅包括一般产业所具有的生产、流通、销售、采购等环节,还有农产品收购、储存、装卸、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多个环节的网链状体系,并需统筹考虑自然环境、运力条件、实时信息、产品增值等因素。单一环节上的“互联网+”显然不能满足区域农业产业的联动需求。

而农融网最大的创新点便是以逆向思维推出了“农业+互联网”,即以农业本身的规律与特性为主导,在遵循农业生产、流通本身的客观事实墓础上,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将互联网作为工具以其优势优化农业本身的各个环节,同时将大数据作为一种服务于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工具。

在产前综合服务阶段,一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规划种植蔬菜品种、面积及播种期,避免因集中上市造成的市场价格风险;二是签约品牌农资商,以低于其他农资零售价15%的价格提供给农户;三是利用集约化育苗场促进种苗品牌化,降低农户自行繁育种苗的成本。四是采集地块信息、农产品生产数据和交易数据,形成了数字模型并以此评估农产品产量、产值、资金需求额度和还贷风险等。农户依此即时获得授信范围内资金使用权。

在产中技术服务方面,互联网对农业技术的服务功能更多的是在植保体系上提供的信息作用,当具体到某一个品种,某一种病虫害,亟需的是现场的解决方案。农融网提供了完技术服务体系,它在电交所和各个乡镇的农资小店布局了技术服务,能够有效对接农资技术服务体系。除了具备基本的时效性与有效性,还能通过互联网形成互相交流提高的平台,同时将更多的解决方案通过互联网结合,因此大幅提高了传统技术服务的效率。

在产后产品流通领域,农融网不把农产品作为普通商品来销售,而是将农产品的终端属性原料属性通盘考虑,不忽略挑选、分级、打包等不可替代且又能产生价值的各环节,遵循农产品流通本身的特殊性,集合了生产者,产地经纪人,销地批发市场共同打造一个高速有效的流通渠道。互联网与大数据分别起到了提高农产品供需信息传导效率、提高产销对接效率与精准预判的作用。

农融网的第二大创新点是围绕“一个基础,两大板块”运营,面向农产品全产业链推出不同的服务产品为基础,开展交易板块及和金融板块的综合服务。

一是大数据基础。以指导生产、服务决策和预测未来为方向,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共建一个以数据为纽带,一二三产有机协调的的发展生态圈。大数据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产品基础编码、APP生产数据上报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和金融征信服务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及云计算的应用,支持农产品的生产安排、交易调度、安全溯源、金融服务,农业电商孵化等方面。农产品生产大数据中心分三步实施,建设周期为两年,即6个月的启动阶段、6个月的培训阶段和12个月的运作推广阶段。

二是交易板块。通过市场联盟、农村电商交易所和交易系统等产品构建科学闭环交易体系,对接农产品的产销、提供线上交易、物流调度、品牌推广等服务,在产销对接方面,通过农融网网络平台,系统组织产地农业职业经理人与销地采购商交易对接活动,如开展农产品全国品牌推介会等活动。农融网依据各销地市场的销售价格及全国各地同类产品的上市价格进行统计分析,为产地提供合理的蔬菜上市价格参考指数,帮助产地农户及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提高议价权,增强竞争优势。

三是金融板块。通过农融信用、农融通、农融保镖、农融众筹等金融产品,优化农户和农商现金流、减轻资金压力,并设计创新的投资产品与交易模式,整合优质的保险品种。农融通是以农融信用为基础,专业从事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业务平台。平台将联合各大银行及金融机构面向农户及农商推出的各种闭环式专项贷款。未来的发展走向是成为第三方支付担保平台,支持农产品供应链的交易结算及金融担保。农融险联合保险机构推出包括自然灾害、运输意外、货物丢失、人身及财产意外、大病医保等产品。

除此之外,农融网还提供以全链信息交换依托的多元化平台服务,以交易端为例,农融网交易端包括了三大系统:一是“兴农号”生产交易系统。它整合了农资供应商、种养殖服务商和金融机构,农户通过APP实现农资采购、农机租赁、ERP管理,贷款申请及成品交易,结算方式依据农融网信用给予贷款授信通过低息贷款支付,以此解决农业生产环节的农资购买和维护需求。二是“畅农号”流通交易系统。该系统链接数字市场联盟(销地经营户)及农村电商交易所(产地经纪人)产销两端使双方通过系统实现即时报价、供需信息对接、沟通谈判、线上结算等功能。该系统还设计了第三方物流对接端口。提供车源信息和货源信息发布、物流车辆实时定位跟踪等服务。三是“代卖通”反向集采系统。该系统是农融网未来的集采主系统,待农融网从产地至一级批发市场的业务稳定后推出。将在省级城市设立分拣集配调度中心,依据订单集配调度;在地级市设立集中取货点,将城市生鲜电商及县级农贸市场经销商、批发市场经营户的货品归置摆放,等待客户或物流代办取货。这便是农融网的第三个创新点。

另外,农融网还独创了现代种植业+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互联网、农业农村大数据+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网5个模式的“+互联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三大交易系统构架和“+互联网”模式下,彭州市三界镇初步形成了土地3D网格化管理,即在任意网格内可以通过APP查阅到土地面积、目前种植作物、采用化肥品牌,测算作物成熟期、预安排经纪人收购、并根据市场信息提出采收后的土地预种植作物建议等信息。

二、“农融网”建设的运行成效和进展

彭州市指挥调度中心(地网)于2015年7月开始建设,9月投入使用,项目占地面积260平方米,指挥调度中心包括信息展示区、培训区、洽谈区、办公区、产品展示交易区五大部分,目前彭州试点已建成5个公共集配中心和7个农村电子商务交易所,已完成平台上线及配套软件开发工作,2016年起主要推进网络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彭州农业正逐步形成大数据支持下的现代农业生产交易新生态,打通了全国各地区名特优精农产品交易和展示的新渠道,逐步形成基地管理、批发交易、农产品加工、储存、配送一体化的流通模式。

(一)形成信息流与商流和物流的集成、典型案例:“农村电商交易所+互联网”

“地网计划”旨在改变大宗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的粗放式经营和流通。使交易可控并为来年的生产指导、价格判断、金融需求和农资采购提供决策帮助。为了解决农产品生产及流通过程中的信息部对称问题,2014年11月,农融网在彭州建立了农产品生产流通指挥调度中心和大数据中心,一是研发了生产数据上报APP,用于采集农业生产数据;二是研发了经纪人交易APP,产地经纪人和销地采购商利用手机进行交易结算,用于采集农产品流通数据;三是利用调度中心和数据中心软硬件设施,将农产品生产数据和农产品流通数据进行汇集、分析和发布。如今,农产品生产流通指挥调度中心和大数据中心为彭州地区农产品的生产安排、农产品的交易调度、农产品的安全溯源、农业电商孵化、农产品金融服务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指导作用。

(二)实现了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典型案例:产销专业合作社为彭州农产品实现价值增值

彭州蔬菜闻名全国,共有14大类200余个品种,常年种植面积70万亩,年产16亿公斤,产值超过14亿元。其中莴笋16万亩,大蒜16万亩,彭州大蒜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是目前种植方式还是以家庭种植模式为主,规模种植效益充分体现,抵御风险能力不够强;蔬菜品质好,但没有形成好的品牌。农融网在彭州市三界丰碑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丰碑合作社)建立了农产品公共集配中心。农融网为丰碑合作社提供蔬菜信息发布服务、蔬菜品牌包装设计服务、蔬菜加工、包装、仓储、物流、销售服务,服务农户500余户,蔬菜销量10000吨以上,并对彭州莴笋、大蒜等主要蔬菜产品设计了一系列品牌包装。

(三)构建产、研、学、用一体化的农业新模式。典型案例:建立农融网创客中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农业创新人才和创新项目

农融网·创客空间实行分两步走规划,第一步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主,加强现代农业从业者与当地资源禀赋的紧密结合和有效结合。同时针对农业不同需求从培训中发掘经营型农民、专业技能型农民和专业服务型农民等不同类型。截止目前,创客中心已经培训逾500人次。

第二步将重点转移到扶持创客和项目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辅助创客开发应用级别APP ; (2)供应链平台资源整合拓展; (3) 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管理软件、应用软件研发;(4)品牌农业建设;(5)农产品网上销售;(6)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共建;(7)农产品产业链综合配套服务;(8)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农融网会对优秀的创意和优秀的创业团队给予资源、人脉的配套支持和相应的培训指导。第二步尚在整体规划中,品牌农业建设、产业链综合配套服务等部分创客项目已经初步启动。

(四)形成了大数据基础上的新型农村金融模式。典型案例:农户小额信用闭环式专项货款

农商行现在推行的农户小额信用货款,主要是给予农户购买农资和推动生产所用,在建立每个农户的征信档案时,已经能通过专业的数字模型计算出该农户所种植的土地需要购买农资的资金需求额,并对产量产值进行估算,以此作为银行授信的参考之一。此外,农融网通过完整的农资供应商群体和监控措施满足了农户低价购买农资的需求,保障了专款专用,并形成了健康的个人信用记录.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政府对农村综合服务创新实践的扶持力度

政府主导和政策引领作用将有力促进农村综合服务开展创新实践和实施创新举措。“农融网”作为推进建设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的创新典范,亟需在成长壮大期得到政府在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和引导。一是建立农村综合服务政策池,出台适用鼓励企业参与农村综合服务生态建设的政策,重点加强对初期项目的扶持力度。二是健全金融支农制度,针对农村电商交易所建设引入政策性资金和场地支持政策,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推动金融资源不断向农村市场倾斜。三是整合投入各级资源,重视“农融网”这类依托互联网技术搭建的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协调各方资源和各项资金,整合纳入平台建设发展。

(二)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促进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

依托引进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撑以“农融网”为代表的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的全链条创新发展。一是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吸引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平台项目投资。二是准确定位“农融网”的市场估值和发展实力,引进银行贷款、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互联网众筹等多种融资渠道,实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合、短期和中长期资金结合、跨区域融资结合,根据平合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确定不同时期的融资需求,促进农产品产业链形成稳步型、渐进式、持续性的良性发展。三是“农融网”作为行业领军,未来可开辟“农业十互联网”投资项目,进一步推动农村互联网经营生态环境的建设。

(三)加强互联网普及建立“智慧型”农村综合服务平台

以“农融网”为例,互联网技术被创新应用于农村综合户外改革之中,有利于建立互联网技术被创新应用于农村良好的现代农业互联网生态环境。因此,深入“三农”普及互联网知识和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一是借助政府之力,组织专业科普宣传队伍,定期走访农户,加大宣传力度,并及时收集农户需求。二是成立农村合作经济联合组织,针对农户集中进行电子商务、金融知识和产销管理等基础培训,重点开展PC端和手机端相关软件操作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三是加强农户的信用意识,引导农户运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完善信用数据,建立基础数据库和信用体系,填补农户在银行的信用空白,为农户获得信贷提供信用保障。

(四)开展品牌化建设大力推广“彭州模式”

“农融网”所打造的农产品供应链创新发展运营模式是具有区域特色的自主品牌,放大品牌效应,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提升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一是在“农融网”平台聚集各个地方的地理标志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推广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依托产品效应打造品牌农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交易平台。二是平台服务终端由B端向C端拓展升级,扩展平台服务规模,除了供应商户订单,自主开辟家庭订单和个人订单营销市场,使“农融网”品牌扩散至广阔的消费市场。三是运用互联网、多媒体以及物联网技术作用于平台品牌包装、品牌传播与品牌管理从单一的信息载体拓展为立足市场需求的特色服务载体。

分享到: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视听节目制作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出版机构 闽ICP备160236913号-1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