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圆心科技”)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材料,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贝多财经了解到,圆心科技曾于2021年10月15日递表,但因未能在6个月内通过聆讯或招股而“失效”。
相较于早前招股书,圆心科技补充披露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财务数据等信息。另据贝多财经了解,圆心科技的境外发行申请曾在2022年3月获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换句话说,圆心科技随时可至港交所上市。
信息显示,圆心科技成立于2015年,在境内对应的主要经营主体为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其创始人何涛。目前,何涛担任该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董事长)兼行政总裁职务。
从成立至今,圆心科技已经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启明创投、奥博资本等。仅在2021年,圆心科技就获得了合计45亿元的巨额融资。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45亿元。
在本次上市前的股权架构中,何涛、何伟庄通过天津川又集团持股29.82%,何涛通过股份奖励计划平台圆妙人控制7.19%的投票权,二人合计持有圆心科技已发行股本37.01%的权益。其中,何伟庄为该公司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
同时,腾讯持股19.55%,红杉资本持股16.21%,启明创投持股7.12%。
销售成本高企,研发费用率低于2%
最新招股书显示,圆心科技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收入分别为23.52亿元、36.29亿元和59.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8.9%。同期,圆心科技分别录得净亏损2.01亿元、3.63亿元和7.57亿元。
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圆心科技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经调整净亏损则分别为1.72亿元、3.13亿元和6.22亿元。对比来看,圆心科技的调整后净亏损金额(实际亏损)已经连续两年翻倍增长,2021年的亏损规模更是突破6亿元。
贝多财经发现,这和圆心科技的成本高企密切相关。报告期内,圆心科技的销售成本分别为21.02亿元、32.97亿元和54.06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4%、90.8%和91.0%。而销售成本高,意味着企业的盈利空间相当有限。
与之对应的是,圆心科技2019年至202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10.6%、9.2%和9.0%,最近三年持续走低。一般来说,在同等规模下,毛利率低的企业更难赚钱,而毛利率高的企业则更容易实现盈利。
相比之下,京东健康2021年的毛利率为23.5%,叮当健康2019年至202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36.8%、34.4%和31.6%,微医控股2018年至2020年的毛利率分别为29.9%、23.3%和27.2%,均远高于圆心科技。
另据招股书,圆心科技的销售费用同样不俗,且远高于研发费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圆心科技的销售费用(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分别为3.25亿元、4.95亿元和8.1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8%、13.7%和13.8%。
相比之下,圆心科技同期的研发开支则分别为2265.1万元、4629.4万元和1.1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1.3%和1.9%。整体保持增长态势,但研发费用率均未超过2%,难以配得上公司名称中的“科技”二字。
市场竞争激烈,业务规模难言领先
贝多财经了解到,圆心科技所处的互联网医疗赛道竞争也十分激烈。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截至2021年,中国已有超过1600家互联网医院成立,并在逾20个省份实现了从线上问诊至线上支付的闭环。
据招股书介绍,圆心科技的主要收入来自院外综合患者服务,在报告期内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7.9%、97.5%和94.6%,其中院外药房及药品批发服务贡献收入超过院外综合患者服务收入的96%。
以此来看,圆心科技这一业务模式(圆心药房)和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以及叮当健康等的互联网药房业务较为相似。其中,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均已实现在港交所上市,叮当健康同样也在冲刺港交所上市。
贝多财经了解到,京东健康2021年的收入达到306.82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14.02亿元,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23亿。其中,京东健康的自营业务——京东大药房收入为262亿元,同比增长56.1%,远超圆心科技。
2019年、2020年2021年,叮当健康的收入分别为12.76亿元、22.29亿元和36.79亿元。其中,来自药品及医疗保健业务的收入由2019年的12.51亿元增长76.2%至2020年的22.05亿元,并进一步增长61.5%至2021年的35.61亿元。
不过,叮当健康的主要收入由健康产品贡献,且收入占比呈上升趋势,在2019年至2021年的贡献占比分别为42.1%、42%和43.3%。与之对应的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收入占比均逐年下降,非处方药、处方药在2021年的贡献率分别为27.4%、17.5%。
主要专注处方药销售,市场前景广阔
相比之下,圆心科技的收入则主要来自处方药销售。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圆心科技的药房网络所处理处方数目分别为180万、280万和550万。圆心科技在招股书中还称,于往绩记录期,其约85%的零售额来自处方药销售。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圆心科技在线上及线下药房平台提供约56800个品种,且产品组合涵盖国家药监局自2015年起批淮的83款创新性肿瘤创治疗新药中物的60款,其中超过1800个库存单位为心血管疾病的处方药。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于2020年,按收益计,圆心科技经营中国第一大专注于处方药的综合医疗交付平台。圆心科技在招股书中称,其专注于处方药,通过线下药房及医疗机构向患者提供专业的医药及医疗服务。
弗若斯特沙利文显示,中国处方药院外药物交付市场于2020年达到1872亿元,2016年至2020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9%;预期将于2025年达到6134亿元,并于2030年达到116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6.8%、13.6%。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圆心科技以“圆心药房”为品牌开设了264家药房。除了圆心药房外,圆心科技还运营着线上平台——妙手医生。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妙手医生的每月平均用户访问量约为4020万。
而除了妙手医生外,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平安好医生”,HK:01833)、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和叮当健康等均提供线上就诊服务。2021年,平安好医生的收入为73.34亿元,净亏损15.39亿元,经调整后净亏损14.17亿元,均高于圆心科技。
未来,圆心科技能否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又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我们拭目以待。
内容来源: 贝多财经
作者:多客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联网备案
海峡风网 版权 所有©1997-201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